展开

智能技术论文范文浅析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技术

发布时间:2014-09-20   |  所属分类:智能科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现有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大都不能识别未知模式的入侵, 智能水平低生物免疫系统提供了一种的健壮的、自组织、分布式的防护体系,对设计新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利用生物免疫系统具有自我检测的机理,将其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技术。本文介绍了基于人工免疫技术的概念、提出、手段及发展;在概述生物免疫原理的基础上, 讨论了目前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中的关键技术。重点是列举几种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技术、模型和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智能技术论文范文,悠悠期刊网,入侵检测技术,生物免疫系统,人工免疫系统

  引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的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步伐。网络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之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为信息的窃取、盗用、非法修改及各种扰乱破坏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计算机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的各种非法行为进行主动防御和有效抑制,成为当今计算机安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传统的网络安全采取的防护措施及简要分析

  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是以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为主体,再加上身份认证机制等构建的防护体系,这种方法对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某些入侵者会设法寻找防火墙背后可能敞开的通道对其进行攻击,另一方面防火墙在防止网络内部袭击等方面收效甚微,对于企业内部心怀不满而又技术高超的员工来说,防火墙形同虚设。而且,由于功能有限,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有效的入侵检测。

  因此,要构建一个合格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光靠防火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能够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实时报警,并且能够有效识别攻击手段的网络安全工具。

  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应运而生。

  2、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技术手段

  2.1入侵检测技术的系统机制

  所谓入侵检测,就是指检测对计算机或网络进行非授权使用或入侵的过程。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研究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检测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是近年来网络安全研究的热点,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遭受的入侵和攻击也越来越多。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研究入侵检测及防御技术很有必要。

  入侵检测系统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收集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网络或系统中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攻击迹象,产生报警,从而有效防护网络的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之后的有益补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作为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领域,有关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网络安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2 生物免疫系统原理

  生物免疫系统将所有的细胞分为两类:自身的细胞(Self细胞)和非自身的细胞(Non-Self细胞)。Self细胞指自身健康,没有被感染、破坏的细胞;Non-Self 细胞是指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和自身被感染、破坏的细胞

  免疫系统只对Non-Self细胞具有免疫作用。当一个外部抗原(Non-self细胞)袭击身体时,抗原体细胞把外部分子分解到抗原决定基层次,产生与抗原决定基结合的抗体。一旦抗原决定基发现匹配,一个特定信号就会发给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淹没抗原威胁或感染。只有那些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才进行扩增,才会被免疫系统保留下来。

  2.3人工免疫系统

  人工免疫系统是研究、借鉴和利用生物免疫系统(这里主要是指人类的免疫系统)各种原理和机制而发展的各类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技术及其在工程和科学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各种智能系统的统称

  2.4入侵检测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似性

  从生物的免疫系统特点出发可以发现,入侵检测系统与免疫系统具有本质的相似性:

  免疫系统负责识别生物体“自身”(Self)和“非自身”(Non-self)的细胞,清除异常细胞。入侵检测系统则辨别正常和异常行为模式。生物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初次应答类似于入侵检测系统异常检测,可检测出未知的抗原。生物免疫系统第二次应答即利用对抗原的“记忆”引发的再次应答与误用检测相类似。

  利用生物免疫系统的这些特性,应用到入侵检测领域,能有效的阻止和预防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入侵行为,可增强信息的安全性。[4]

  3、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

  3.1 概念提出

  根据上面的叙述我们发现:

  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在于检测并阻止系统内外部非法用户的攻击,免疫系统的作用在于保护生物体免受外部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的攻击。二者的行为本质上可以归结为对危险“非我”的识别和清除,这种相似性为借鉴免疫机制研究入侵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nenkexuelw/8053.html


上一篇:智能评职论文发表简述在线监测智能电子设备
下一篇:电力论文发表期刊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表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