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富人是否会更富有?

发布时间:2014-07-31  | 浏览:

  历史最为悠久和最为系统的全球财富排行是《福布斯》杂志于1987年开始的全球财富榜。每一年,该杂志的编辑人员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信息,然后将全球每位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找出来并对其排名。在1987~1994年间,该财富榜上的首富是日本人,随后在1995~2009年间变成了美国人,从2010年开始又变成了墨西哥人。根据《福布斯》的报道,1987年全球只有140名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但如今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数超过了1400人(2013年数据)。1987年这些亿万富豪的资产占全球私人财富总额的0.4%,但2013年该比例达到了1.3%,这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夜的历史最高水平。

  财富形成规模即可高速增长

  《福布斯》排行榜中最令人惊奇的现象之一就是,无论财富来源于继承还是创业,一旦财富超过了某个规模门槛,那么就会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而不论财富的拥有者是否还在继续工作。当然,我们并不能高估这些排行榜推断出来的结论的精确性,但事实本身还是非常有趣的。

  首先来具体分析全球财富分布顶端的情况。在1990~2010年间,全球操作系统巨头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的财富从40亿美元增长到了500亿美元。盖茨的财富属于典型的创业所得,盖茨在《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当“首富”超过10年。与此同时,全球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的继承人利利亚娜·贝当古的财富从20亿美元增长到了250亿美元。欧莱雅集团是贝当古的父亲欧仁·许勒尔创立的,他在1907年发明了若干染发剂,由此开启了庞大的化妆品商业帝国,这正如一百年前巴尔扎克所写的赛查·皮罗多的发家史。那么盖茨和贝当古两人的财富都在1990~2010年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增速约为每年10%~11%。

  换言之,这辈子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天的利利亚娜·贝当古的财富增速与高科技巨擘盖茨的财富增速相同,当然盖茨在退休之后其财富也在保持同样的高速增长。一旦财富形成,那么资本就会按自身规律增长,而且只要规模足够大,那么财富可能会连续高速增长长达数十年。

  请特别注意,一旦当财富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门槛后,资产组合管理和风险调整机会就可形成规模效应而产生优势,同时资本所产生的全部回报几乎都能用于再投资。拥有这样数量财富的个人每年只要拿出总财富中几乎可忽略不计的部分,他也足以过上极为奢华的生活,因此他的全部收入几乎都可用来再投资。这是最为基本但至关重要的经济机制,对财富的长期积累和分布有着重大的影响。钱会生钱。这样的现实并未逃脱巴尔扎克的观察,他用如下笔触描述了意大利面食生产商的财富崛起:“高老头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这使得他获得了大量财富可赋予的优势,让他在后来的生意中无往而不利。”

  例如史蒂夫·乔布斯,这位伟大的创业者所获得的崇拜和追捧与比尔·盖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财富全部来源于其天才式的创造。在2011年,乔布斯达到了职业生涯顶峰,但在当年苹果公司股价高点时,他所拥有的财富大约是80亿美元,只有盖茨(尽管观察家都认为盖茨的创新力不如乔布斯)财富的1/6左右以及利利亚娜·贝当古的1/3左右。在《福布斯》排行榜上,还有数十人所继承的财富都在乔布斯之上。因此,显然,财富的积累不仅仅是才能的问题。原因在于,继承财富的回报率通常仅仅是因为财富初始体量庞大就会变得很高。

  遗憾的是,《福布斯》和其他报刊推出的财富排行榜大大低估了继承财富的规模。对于那些最大规模的继承财富,即数百亿美元或欧元级别的财富,那么或许可以假定,大部分资金依然存在于家族企业(例如持股法国欧莱雅的贝当古家族以及美国沃尔玛集团的沃尔顿家族)。如果情况如此,那么这些财富会和比尔·盖茨或史蒂夫·乔布斯的财富一样易于计算。但并非所有级别的继承财富都是如此:在10亿~100亿美元的财富级别(按《福布斯》的报道,全球每年都会有数百新贵跻身这一级别)或在1000万~1亿美元的级别,那么更多的继承财富是分散在投资组合中,那么报刊记者就很难去掌握这些财富(尤其是继承财富者往往不如创业者那样高调)。由于这种统计方面的直接缺陷,报刊的财富排行榜总是不可避免地会低估继承财富的规模。

  核心经济期刊论文发表范文人力评职论文发表绩效考核平衡记分卡的理论及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article/7812.html


    上一篇:iPhone隐私问题曾困扰病中的乔布斯
    下一篇:微软欲摆脱对中国政府采购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