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论文发表之合理运用二胡音色库(2)
《兰花花叙事曲》是以刻画人物以及叙事的方式进行创作的。作品通过兰花花这样一个美丽、善良、天真、淳朴的农村姑娘的典型形象,展现兰花花向封建势力抗争的坚强性格。作品中包括引子和尾声在内共有五段,由于乐曲的每段都有小标题,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就更加容易。
第一段[兰花花好]描写了兰花花的美好形象,一方面是歌唱性的兰花花主题,音色朴实无华、发音通透,宛如赞美的歌声在远处回荡。这段运弓要求舒展、流畅,弓弦之间的压力不能太大,左手触弦要求准确,揉弦要轻盈、圆润、速度适中;另一方面是活泼的兰花花的形象塑造,热情开朗、无忧无虑、天真淳朴,其中抛弓的运用更是显示了主人公的活泼形象。
第二段[抬进周家]。这段表现的是主人公由于封建包办婚姻而嫁进周家地主老财被花轿抬进周家的一幕。其中悲愤的过渡段表现了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在一个纯洁无暇的少女身上,犹如激流崩舟、五雷轰顶,惊变的悲泣、痛切、愤懑之情,音色要求刚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抬进周家]刻画了兰花花被逼“抬进周家”的悲伤和诉怨,揭示了兰花花的愁苦、委屈、凄楚、木然的心态。刚开始力度要轻,如兰花花的抽泣声,随着力度的不断增强,音乐表现近似哭腔,以刻画兰花花伤心欲绝的痛切心态,这是人物内心变化的写照,只有逼真才令人感动。
第三段[出逃]。该段以“摇板”的形式刻画了兰花花“出逃”的情节。该段充分展示了颤音、揉弦、快弓、砍弓以及各种弓法的快速转换,以紧拉慢唱的形式展现了兰花花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兰花花只身逃出虎口、前途未卜、紧张惶恐的心绪,以及兰花花最后的挣扎与呼唤。
[尾声]再现了兰花花的主题,这时二胡以徐缓柔和的音色表现变化的主题旋律。最后以淡泊沉郁的音色再现主题,给人无限遐想。
分析之后,就是多听、多模仿,然后在练习过程中多实践,再多联想。当演奏者能够把自己心中的音乐语调、语气自然地流露出来,演奏的音乐就是被注入了表情与生命。可见,对二胡音色的合理运用,就是要建立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表现作品。
注释:
①互动百科网 http://www.hoodong.com.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P794.
③武汉音乐学院二胡教授李坚雄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
④赵寒阳著.通向二胡演奏家.P158.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2]赵寒阳著.通向二胡演奏家.
[3]张慧元著.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
[4]俞子正.声乐音色库的合理运用.黄钟[J].2001年第2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biaoyanlw/83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