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无锡城市转型视角下的宜居城建设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宜居城是工业化后期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以宜居城为导向,推进无锡城市转型发展,已成为幸福无锡建设的内在要求。针对无锡建设宜居城面临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在无锡城市转型发展中,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的新跨越。

关键词:城市转型 宜居城市 对策建议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太湖治理和苏南经济转型时指出,无锡要建成\"生态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高科技产业城、宜居城\"。这是温家宝总理第一次对一座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作出具体的研判,饱含着温总理对无锡城市转型发展的殷切期望。在\"四城\"建设中,宜居城的内涵最为丰富,浓缩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成为评判城市转型发展和幸福无锡建设的形象化标尺。以宜居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无锡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既是幸福无锡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创先争优的目标追求。

一、无锡建设宜居城的再认识

居住是城市的一种基本功能,宜居性是城市的根本属性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 在21世纪前后,城市的宜居性再次成为中外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议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中心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上,通过了\"人居议程\",明确提出了建设\"适宜居住的人类社区\"。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中央人民政府文件中提出\"宜居城市\"的新概念,此后国务院审批的多数城市总体规划都把宜居纳入其中。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把建设\"宜居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建设宜居城,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导向。这是政府对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取向的科学校正,昭示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在工业化后期的重新回归。

宜居城市建设不是生态环境建设与居住条件改善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人居环境城市创建的另一种翻版。宜居城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宽广概念,其是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下城市建设发展的理想目标。联合国人居中心认为,\"宜居性是指空间、社会和环境的特点与质量\",把城市的空间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三大要素作为宜居城市的核心标准。国家建设部科技司2007年4月组织评审验收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则把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六个方面。纵观国内外各类机构对宜居性概念的界定以及宜居城市的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认定宜居城市的内涵绝不是单纯的居住条件的适宜性,而是指城市要同时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其与幸福城市的内涵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我国的宜居城市不仅要在生态环境上,气候环境、绿化景观较好,人均可用淡水资源总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高,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有效修复;而且在社会发展上,要贫富差距较小,社会保障覆盖率较高,市民生活上没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在人文环境上,能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文化包容性较强;同时要有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城市交通、商业服务、市政设施、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绿色开敞空间、城市住房、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让老百姓满意,食品供应安全性较高;此外在城市防灾上,要有完善的预防、应对自然或人为灾难的设施、机制和预案,政府对公共安全事件有较强处理能力。建设宜居城市,是对城市理想的重构,必将引发一场新的\"城市革命\"。

无锡地处江南水乡,自然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富庶、人文底蕴深厚、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建设宜居城市的良好基础。顺应当前城市发展的潮流,把握无锡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我市荣获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基础上,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乘势而上建设宜居城市,已成为幸福无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无锡城市转型是对城市职能的一次系统性优化,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根本性改变,与建设宜居城市的城市理想重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以无锡城市转型发展为契机,借助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建设的一体化迈进,顺势推进宜居无锡的建设,将成为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幸福无锡的有效路径。

二、无锡建设宜居城的主要困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先后连续实施了三个三年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强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同时全面实施社会建设十大工程,有力改善了城市发展的整体环境。由于宜居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对照我市城市现代化建设创先争优的要求,如何实现城市有形的硬环境与无形的软环境相互支撑,做到硬环境更硬、软环境更优,我们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面临着不少矛盾。

1、宜居城的建设直接受制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我市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市,在全市可用土地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的瓶颈制约下,必须要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转型是无锡城市转型的先导,也是宜居城建设的基础。尽管近年我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但是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控制结构性失业等压力下,产业转型的步伐还不够大,成效尚未充分彰显。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10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8:55.7:42.5,产业结构偏重、偏低的倾向还没有根本扭转。从制造业升级改造的路径选择上看,我市主要是通过突出技术研发来延伸产业链,通过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发展来增强产业上下游的系统配套,在引导企业通过对6+1(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为六大软环节,加工制造为硬环节)的产业链整合来提升企业效益方面力度还不大,企业效益不高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改变,制约了职工薪资水平的持续提升。在新兴产业的培育上,尽管政府大力推动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目前国内的物联网还处于规模产业化的前期,光伏产业国内市场尚未培育成熟,我市新兴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无锡产业转型还有很多门槛要跨越,产业转型的道路还很曲折漫长,这直接影响到宜居城市建设的进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16.html


上一篇:基于建筑前期的建筑规划问题分析研究
下一篇:城市边缘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特色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