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城乡统筹要求我们将城镇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因此,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也将城镇与乡村一并考虑。本文从新时期城乡统筹背景下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出发,并以浙江省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现实情况为研究对象,从政策角度提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建设的各项建议,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也享受到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关键词: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1、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理论内涵

1.1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

公共服务是带有普遍的非排他性、强制性、无偿性和非竞争性特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公共服务设施则是提供公共服务的载体,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和保障以及社区服务等相关设施,广义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包含了市政基础设施。[1]

1.2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内涵

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就是要通过合理配置乡村以及城乡间的公共服务资源,设置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配套体系、调整与优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结合农村实际发展需求,使农村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地区不同的人群之间在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上具有相同的权利和选择机会。它能为需求主体提供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设施,消灭城乡社会管理的制度差异,使公共财政覆盖所有人口,使农民社会身份完全市民化。

2、浙江省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

近年来,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快,然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尤其是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落后,一些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求,且公共服务设施非均等化问题较为突出。本次研究利用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分析目前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水平,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建议。

2.1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发展现状

2.1.1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供给与需求不平衡

浙江省已经加大了乡镇卫生院建设发展投入力度,但是目前来看农村的卫生院水平仍然较低。据统计资料显示,医疗机构基本覆盖全乡镇,但是人均拥有医疗资源较少,每千人医院或卫生院数0.07个,每千人病床数1.81张,每千人医生数1.45个,且东北与西南部设施水平相差较大。到了村一级,医疗资源更是匮乏, 67.1%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49.8%的村有卫生院。

2.1.2 文化教育设施供给不足

从义务教育的硬件条件方面看,浙江省农村人均设施建设水平仍不高。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浙江省每千人小学数0.143个,每千人中学数0.054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471个和0.074个。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30.3%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21.8%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74.6%的村有老年活动室,22.0%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这主要是与浙江省交通相对便利,因地制宜调整中小学布局的措施有关,尤其是山区、海岛的农村小学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这意味着浙江省的农村教育资源特别是小学教育资源供给将更加集中,有利于财力集中,有利于更好提高教育质量。

2.1.3 城乡之间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均衡

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办学条件落后。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学设备等硬件的配置,城乡差距明显。基本医疗服务设施方面城乡差距较大,城市里不仅拥有医疗设备先进的大医院,也有方便就诊的社区医院,较好地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之下,农村的医疗条件确实落后,不仅人均医疗设施资源拥有量少,且一半以上的村子距离最近的医院和卫生院在1-3公里。

2.1.4农村之间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均衡

浙江省11个地级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上大多依靠自身力量,因此,各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存在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文化教育、医疗服务与卫生等方面。

其中在文化教育设施方面较为明显,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且城乡发展较为均衡的地区文化设施更为完善,这些地区的农村已经从满足吃、住等生存型公共服务的供给走向精神文化产品等发展型公共服务的供给。

2.2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建议

2.2.1多渠道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资金

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财政的支持,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意味着公共财政支出的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均等化,必须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在财政支出上向农村倾斜,弥补多年来农村公共资金供给的不足。由于财政体制改革并不是一个省份依靠自身力量能够解决的,因此,浙江省需要在自己的财政实力范围内,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资金投向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领域,保障每年投入农村资金的比重以及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比例,保证每年公共服务支出的自然增长,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农村资金的支持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450.html


上一篇:关于城市规划中提高容积率的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城市设计中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