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三相交流电机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电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文章结合本人工作经验,主要对三相交流电动机在运行中常发生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处理方法。

关键词:三相交流电机;故障原因分析;处理方法

1引言

三相交流电动机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 它与设计和制造质量、电动机的使用条件、工作方式以及使用维护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下就对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2三相电动机常见故障

2.1接通电源后,电动机不工作及无任何声响。

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与电动机相配套的起动电器,若电扇、排风扇、洗衣机等电机均采用电容器起动运转,而电冰箱、冷柜起动机构采用电阻分相起动运转,所以一旦起动电路中的电容器和分相电阻损坏击毁,导致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转工作,检测时应先排除起动电容或电阻故障后,才查电机故障。

2.2 运行中的故障分析

电动机在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故障,故障分机械与电气两方面。

(1)机械故障 :机械方面有扫膛、振动、轴承过热、损坏等故障。异步电动机定、转子之间气隙很小,容易导致定、转子之间相碰。一般由于端盖轴室内孔磨损或端盖止口与机座止口磨损变形,使机座、端盖、转子三者不同轴引起扫膛。振动应先区分是电动机本身引起的,还是传动装置不良所造成的,或者是机械负载端传递过来的,而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排除。属于电动机本身引起的振动,多数是由于转子动平衡不好,以及轴承不良,转轴弯曲,或端盖、机座、转子不同轴,或者电动机安装地基不平,安装不到位,紧固件松动造成的。振动会产生噪声,还会产生额外负荷。

(2)电气方面故障有定子绕组缺相运行,定子绕组首尾反接,三相电流不平衡,绕组短路和接地,绕组过热和转子断条、断路等。

缺相运行是常见故障之一。三相电源中只要有一相断路就会造成电动机缺相运行。缺相运行可能由于线路熔断器熔体熔断,开关触点或导线接头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

三相电动机缺一相电源后,如在停止状态,由于合成转矩为零而堵转(无法起动)。电动机的堵转电流比正常工作的电流大得多。因此,在此情况下接通电源时间过长或多次频繁地接通电源起动将导致电动机烧毁。运行中的电动机缺一相时,如负载转矩很小,仍可维持运转,仅转速略有下降,并发出异常响声;负载重时,运行时间过长,将会使电动机绕组烧毁。

三相绕组首尾错接时,接通电源后会出现三相电流严重的不平衡、转速下降、温升剧增、振动加剧、声音急变等现象。如保护装置不动作,很容易烧坏电动机绕组,所以必须判断电动机出线端首、尾后,方可通电运转。

三相电流不平衡的故障,常常由于电动机外部电源电压不平衡所引起,其内部原因主要是绕组匝间短路或在电动机重绕修理时线圈匝数错误或接线错误。

绕组接地和短路都会造成电流过大。接地故障可用兆欧表检查。短路故障可在降低定子绕组电源电压情况下,通过测量电流来判断,也可以测量其直流电阻来判断。

3 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处理方法

3.1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电动机不能启动

故障原因可能有: 电源未接通; 定子或转子绕组断路; 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定子绕组接地; 定子绕组接线错误; 熔丝烧断; 绕线式转子电动机启动误操作; 负载过大或传动机被轧住。

处理方法: 检查开关、熔丝、各对触头及电动机引出线头, 将故障查出修理;检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将故障查出修理; 查出烧断原因, 排除故障, 然后按电动机规格配上新熔丝; 检查滑环短路装置及启动变阻器的位置, 启动时应分开短路装置、串接变阻器。 (选择较大容量电动机或减轻负载)

(2)电动机带负载运行时转速低于额定值故障原因可能有: 电源电压过低; 绕线式转子一相断路; 绕线式转子电动机启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碳刷与滑环接触不良; 负载过大。

处理方法: 􀀂 用电压表、万用表检查电动机输出端电源电压; 用万用表等检查断路处, 排除故障; 修理变阻器接触器; 调整碳刷压力,改善碳刷与滑环的接触面; 选择较大容量电动机或减轻负载。

(3)电机外壳带电

故障原因可能有: 电源线与接地线接错;电动机绕组受潮、绝缘老化或引出线与接线盒碰壳。

处理方法: 􀀂 纠正接线; 电动机绕组干燥处理, 绝缘严重老化的要更换绕组, 整理接地线。

(4)电动机震动

故障原因可能有: 转子不平衡; 皮带盘不平衡; 皮带盘轴孔偏心; 轴头弯曲。

处理方法: 校动平衡; 校静平衡; 车正或镶套; 校直或更换转轴, 弯曲不严重时, 可车去1~ 2mm, 然后套上套筒(热套)。

(5)电动机运转时声音不正常

故障原因可能有: 定子与转子相擦; 电动机两相运转有嗡嗡声; 轴承严重缺油; 轴承损坏。

处理方法: 锉去定转子硅钢片的突出部分, 轴承如有走外圆或走内圆, 可采取镶套的办法, 或更换端盖或更换轴承; 检查熔丝及开关的接触点, 排除故障; 清洗轴承加新油, 润滑脂的容量不宜超过轴承内容积的70% ; ∀更换轴承。

(6) 轴承过热

故障原因可能有: 轴承损坏; 轴承与轴配合过松(走内圆)或过紧; 轴承与端盖配合过松(走外圆) 或过紧; 润滑油过多、过少或油质不好; 滑动轴承油环轧煞或转动缓慢; 皮带过紧或联轴器装得不好; 电动机两侧端盖或轴承盖未装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lilw/3618.html


上一篇:浅析信息子站建立的调试方法和应用
下一篇:在线路施工图设计选线中应该注意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