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在线损管理中如何应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电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1 电所线损管理

当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应用于变电所并对变电所内进出线及主变电能表进行监控并远抄后, 可实现变电站抄表自动化,并显著减少抄表工作量和抄表费用, 并大幅度提高抄表同时性、准确性。实现母线M1、M2 电能平衡在线监测, 可分时段计算变压器损耗率并监控其经济运行情况, 通过系统实现损耗率超标预警。

在整个10KV 及以上供电网络( 除高压用户) 应用后, 整个网络损耗的分布将了如指掌, 使得供电网络优化决策能够对症下药, 结合运行方式通过网络优化将损耗降到最低。

3.2 配网线损管理

当配变安装了配变管理系统并通过集中无线或GPRS 等方式形成整个负荷管理系统的子网终端后,直接供电于千家万户的配变将实现配变运行状态远程监测,自动监测、存储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数据, 进而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从经济性上考虑, 目前对全部公用配变均安装管理终端还不现实, 但从长远看应当是一个发展方向。目前的现实意义在于可对典型的配电线路全面安装配变管理终端用于进行典型负荷分析、典型线路线损分析为负荷预测、降损节能改造提供坚实的数据支

持。

配变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电压状况实现无功自动投切,提高配网电能质量、有效降低配网损耗。其运行状态监测功能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

随着电力低压载波技术的逐步成熟, 远程载波集中抄表系统也逐步进入试用阶段, 在配变的400V 出线端安装载波集中抄表系统与千家万户的电能表直接联系, 实现电能量的同步采集, 将居民用电数据自动召测存入集抄器中, 再由抄表中心主站或与配变管理系统集成通过负荷管理系统的无线网或10KV 载波、GPRS 等方式进行远方读取, 将数据存入主站的网络服务器中。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抄表方式。当一台配变与其供出的全部用电客户表计进行远程同步抄录和计算时, 400V 配网的电能损耗也将不再是线损管理的难点。

当我们综合以上从电网受电端变电所的关口表到末端的用户电能表, 统一架构下的负荷管理系统将对全口径线损管理负起完全的责任:

(1)建立起基础数据库存贮基础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可供相关专业使用, 可进行各种数据查询。

(2)将具有强大的数据共享能力, 线损计算包括实际线损计算、理论线损计算等还涉及到电力网结构、用户管理信息、配变信息、主变及其它设备的参数信息等, 因此涉及部门多, 数据量大, 计算复杂。系统能自动取得数据进行线损计算,或从其它系统中共享使用。

(3)强大的计算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各网段、各变电所、各线路、各台片线损的实时分析、各时段运行情况分析、后台计算等, 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可自动进行各种实际线损率横向、纵向分析; 理论线损率横向、纵向分析; 线损率异动分析; 供电量异动分析; 并均可生成图形及报表。其强大的数据化、图形化查询和统计能力给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通过自动化抄表实现减人增效对电网的抄收管理也必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用于线损管理实践中还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首要的是数据库统一与公用软件平台的建立。本文所指的数据库统一更具有广泛性。众所周知, 电力系统内目前多个厂家的负荷管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配变管理系统、居民抄表系统等各有一定的应用, 但由于数据库以及数据格式定义不统一, 各系统之间难以共享数据。目前一些公司已意识到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述及的数据统一应当是公司级各部门各专业数据应用的统一规则, 不仅包含负荷管理系统统一架构下的电能量采集、大客户负荷控制、配变管理、居民载波抄表等系统的数据全面统一, 还应包含与营销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的接口, 与线损专业分析软件的兼容或内置等。采用公用软件平台的方式更是建立集约型社会、集约型公司的需要。公用软件平台的方式让使用者不必顾及硬件厂商的不同, 不用考虑通讯方式的多种多样, 各终端时间也通过公用平台下的GPS 对时系统进行统一。公用平台更将给应用人员、给专业的线损管理人员带来更大的应用方便。

参考文献:

[1]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规范[S].

[2]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标准[S].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lilw/3631.html


上一篇:对漏电保护器存在使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下一篇:刍议供电企业如何对配电网自动化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