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尼那水电站受油器窜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电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关键词:灯泡贯流式机组;受油器;处理;尼那水电站

摘 要:尼那水电站的灯泡贯流机组自投运以来逐步暴露出一些缺陷,受油器出现窜油和漏油.经过改造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概述

尼那电站装设4×40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机组设备由天津阿尔斯通公司制造,4号机于2003年5月投产发电, 机组自2003年投产以来机组受油器在设计制造及安装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试验,基本上将受油器缺陷予以排除,使机组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尼那电站受油器的消缺及技术改造总结如下,以供业内同行参考.

二、设备缺陷原因分析

尼那电站机组受油器应用油压6.3Mpa,是将轮叶操作压力油从静止压力油管传递到转动轴内部油管的关键部件,采用a、b、C三道浮动瓦分别与操作油管的外管及中管(导向头)配合,3道浮动瓦的设计配合间隙为0.3-0.35mm。操作油管的外管用螺栓把合在转子法兰上游侧,安装时可进行摆度整;操作油管的中管套装于外管内腔,在中管外壁上圆周均布焊有6条60mm×12mm的滑块用以定位,保证中、外管的同心度。与b、c两道浮动瓦配合的导向头以螺纹的方式旋人中管端部,其摆度不可调整,完全靠厂内加工精度保证与外管的同心度。

机组投产后不久,4号机组受油器就出现串油和漏油现象,造成调速器补油频繁,桨叶操作困难,.停机检修发现受油器铜套及操作油管磨损严重,此后电厂所有机组的受油器陆续出现甚至反复出现类同故障,故障破坏程度各有不同,受油器的故障隐患已对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威协。经过综合分析,事故原因有3个方面。

1、 发电机小轴(即桨叶接力器供、排油管、轮毂供油管)的摆度检查

拆开受油器进行检查发现:浮动瓦面上有明显的偏磨区域,深度约0.05~0.08mm,且在瓦面上可见多道深浅、大小不一的环形拉伤沟痕,多次更换新浮动瓦后此异常磨损拉伤现象仍会出现。针对浮动瓦磨瓦现象的出现,初步进行机组盘车检查受油器操作油管的摆度,测得操作中管摆度最大值达1.5mm,严重超标,经综合分析后,认为浮动瓦多次出现异常磨损拉伤的主要原因应是操作油管中管摆度过大,引起与浮动瓦硬性磨擦而造成的。分析引起操作油管中管(导向头)摆度过大的原因,主要是中管外壁上的6条滑块与外管的配合间隙严重偏大,实测总间隙为1.2~1.6mm,而设计间隙仅为0.5mm,致使中管相对外管可产生一定的晃动,从而使中管无法保证与外管的同心度。因而即便外管的摆度现场安装满足在0。10mm以内,但中管 (导向头)的摆度却还是严重超标,从而在机组运行中经常引起浮动瓦异常磨损拉伤故障。

2、 小轴与受油器壳体内圆(内孔)同心度差,实测不同心度达0.5mm,大于规范要求值0.35mm.。

3、 受油器绝缘垫不符合要求,局部绝缘垫和绝缘套存在破损,造成浮动轴瓦瓦面多出有轴电流烧损现象。

三、处理措施

1、 中管定位滑块可能是在在厂内制造精度达不到要求,或是现场安装时打磨过多,因此,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中、外管的同心度,也即是如何消除中管上的定位滑块与外管的间隙过大问题。在不改动设备结构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处理措施就是加厚定位滑块尺寸,使之满足要求。在机组大修时拆出中管滑块堆焊加厚后根据实配尺寸外出上车床精加工。

2、 对外操作油管与浮动瓦接触面损失面补焊后外出上车床机加工处理,使之符合设计值,磨损严重的导向头进行更换。

3、 盘车重新调整小轴摆渡使之符合要求,实测摆度值为0.09mm小于规范要求值,经技术改造后,外管、中管(导向头)的摆度都能同时满足要求,均可控制在0.10mm内,定位调整螺栓也能起到良好的定位功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4、 安装时调整小轴与受油器壳体内圆(内孔)同心度,实测不同心度0.1mm,符合规范要求值。

5、 更换了破损的绝缘垫和绝缘套,使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更换了磨损的浮动瓦。

四、结语

机组投入运行,经长时间观察,受油器运行稳定,瓦温正常,压油装置油泵时常出现频繁打油的现象也得到较大的改善,未见浮动瓦再有异常磨损拉伤症状出现。

笔者认为受油器浮动瓦设计间隙过大,设计值为0.3-0.35mm,瓦面材料为铜合金,造成运行中调速器压油泵频繁启动,小轴磨损破坏,根据国内其他制造厂的经验来看,浮动瓦间隙值在0.1-0.15mm,减小正常运行中的漏油量,延长调速器压油泵启动间隔,瓦面材料为巴氏合金保护小轴不被磨损破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lilw/3647.html


    上一篇:探讨调度自动化系统平台的建设
    下一篇:刍议改进电力工程中输变电线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