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悠悠期刊网剖析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2)

发布时间:  |  所属分类:电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允许电压损耗

  导线和电缆在通过计算电流时产生的电压损耗,不应超过正常运行时允许的电压损耗值。对于工厂内较短的高压线路,可不进行电压损耗的校验。

  (3)经济电流密度

  35kV及以上的高压线路,规定宜选“经济截面”,即按国家规定的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达到“年费用支出最小”的要求。一般10kV及以下的线路可不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但长期运行的低压特大电流线路(例如电炉的短网和电解槽的母线)仍应该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4)机械强度

  导线的截面应不小与最小允许截面,由于电缆的机械强度很好,因此电缆可不校验机械强度,但需校验短路热稳定度。

  (5)短路时的动稳定度和热稳定度

  导体的截面应满足短路时的动稳定度和热稳定度,以保证短路时不至损坏。

  2、工厂的主接线形式

  (1)有工厂总降压变电所或高压配电所的车间变电所

  其高压侧的开关电器、保护装置和测量仪表等,一般都安装在高压配电线路的首段,即总配电所的高压配电室内,而车间变电所只设变压器室和低压配电室,其高压侧多数不安装开关,或只安装简单的隔离开关、熔断器、避雷器等。

  凡是高压架空进线,变电所高压侧必须装设避雷器,以防雷电波沿着架空线路侵入变电所击毁电力变压器及其他设备的绝缘。而采用高压电缆进线时,避雷器则装设在电缆的首端,而且避雷器的接地端要连同电缆的金属外皮一起接地。此时变压器高压侧一般可以不再装设避雷器。如果变压器高压侧为架空线又经过一段电缆引入时,则变压器高压侧仍应装设避雷器。

  (2)工厂无总变、配电所的车间变电所

  工厂内无总降压变电所和高压配电所时,其车间变电所往往就是工厂的降压变电所,其高压侧的开关电器、保护装置和测量仪表等,都必须配备齐全,所以一般要设置高压配电室。在变压器容量较小、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就可以不设高压配电室,其高压侧的开关电器就装在变压器室的墙上或电杆上,而在低压侧计量电能,或者其高压柜就装在低压配电室内,在高压侧计量电能。

  (五)线路敷设

  1、架空线路的敷设

  工厂架空线路长期漏天运行,受环境和气候影响会发生断线、污染等故障。为确保线路长期安全运行,必须按相关规定敷设并经常性的巡视和检查,以便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架空线路的敷设以及电杆尺寸应满足下面四个要求:

  (1)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的档柜(也称跨柜,即同一线路上相邻两电杆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同。一般380V线路档柜为50~60m,6~10KV线路档距为80~120m。

  (2)同杆导线的线距与线路电压等级及档距等因数有关。380V线路线距约0.3~0.5m,10V线路线距约0.6~1m。

  (3)弧垂(架空导线最低点与悬挂点间的垂直距离)要根据档距、导线型号与截面积、导线所受拉力及气温条件等决定。垂弧过大易碰线;过小易造成断线或倒杆。

  2、电缆线路的敷设

  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相比,具有成本高,投资大,维修不便等缺点,但是它具有运行可靠、不易受外界影响、不需架设电杆、不占地面、不碍观瞻等优点,特别是在有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场所,不宜架设架空线路时,只有敷设电缆线路。

  (六)防雷措施

  1、防雷的设备

  雷的设备主要有接闪器和避雷器。其中,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受直接雷击(雷闪)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针称为避雷针。接闪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或称架空地线。相应的接闪的金属带和接闪的金属网称为避雷带和避雷网。

  2、防雷技术

  (1)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①架设避雷线这是防雷的有效措施,但造价高,因此只在66KV及以上的架空线路上才沿全线装设。

  ②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在架空线路上,可采用木横担、瓷横担或高一级的绝缘子,以提高线路的防雷水平,这是10KV及以下架空。

  ③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兼作防雷保护线由于3~10KV的线路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此可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绝缘子装设保护间隙。

  ④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线路上因雷击放电而产生的短路是由电弧引起的。在断路器跳闸后,电弧即自行熄灭。

  (2)配电所的防雷措施

  ①装设避雷针:室外配电装置应装设避雷针来防护直接雷击。

  ②高压侧装设避雷器:这主要用来保护主变压器,以免雷电冲击波沿高压线路侵入变电所,损坏变电所的关键设备。

  ③低压侧装设避雷器:主要用在多雷区,用来防止雷电波沿低压线路侵入而击穿电力变压器的绝缘。

  结语

  综上,电能是保证工厂正常生产的第一生命线,设计一套合理、科学的供配电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工厂生产电气化的实现。因此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根据工厂的规模、性质,有针对性的进行供配电设计,从而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科学性、有效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dianlilw/8927.html


上一篇:论文谈热收缩式电缆附件
下一篇:电力行业评职称论文要求合理选用高层建筑母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