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刊物高等学校贷款有风险

发布时间:2014-11-13   |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在高校超常规发展、大规模举债办学、快速扩张的同时,高校财务风险日益突现。本文从高校贷款发展带来的危害从发,分析了高校贷款风险的种类及其危害、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思想上构筑贷款风险的防线、管理上增强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制度上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职称论文发表刊物,高等学校,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政策直接导致了各高校的巨大经费需求,在财政拨款和学生收费有限的情况下,各个高校争相向银行借款,走上了举债发展之路。从短期看,高校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扩招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但贷款是需要还本付息的,如不能按时归还,高校必定会面临偿债危机,为避免由此给高校带来重大损失。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贷款风险的巨大危害,对贷款风险进行系统的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合理措施控制贷款风险的发生。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刊物

  一、高校贷款风险及其危害

  高校举债发展,一旦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将陷入财务危机,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1、出现财务支付困难,进而陷入办学困境

  新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可见,贷款筹资是高校选择的权利,同样到期还本付息也是高校应尽的义务。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债务,须承担民事责任,使高校背上债务包袱,陷入办学困难的境地,并可能引发银行诉讼。

  2、造成投资闲置浪费

  由于市场规律、办学规律及银行信贷体制的制约,尽管政府部门对扩招贷款予以关照与扶持,高校急剧膨胀的投资仍出现了资金难以为继的问题,造成基建投资难以按进度施工,或基础设施投资虽已完成,但由于教学相关设施不配套以及高昂的收费,造成基础设施使用率低。

  3、教学质量下降

  教学质量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命线,最近几年,由于连续扩招,致使生均校园面积、生均图书拥有量、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台件数等下降,再加上师资力量不能同步增长,甚至会出现因资金短缺致使教职工福利下降进而引致优秀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流失,现有教师满负荷工作得不到知识更新而使教育质量下降,科研能力减弱,导致最后培养出的学生名不符实,就业能力降低,其后果必然导致学校无形资产受损、生源短缺等。

  如果出现这些后果,不仅会对高校的发展造成严重,而且也影响着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贷款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导致高校出现贷款风险的原因主要有:

  1、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快,而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是造成过度贷款,形成贷款风险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财政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虽然年年增加,但增幅不大。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对教育事业投入的财政拨款占总体教育经费的比重,从1999年68.3%到2003年62.2% ,平均年下降1.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从1999年到2003年短短5年时间,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增长153%。因此,政府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靠政府增加投入缓解贷款压力是不现实的。

  2、用于偿还贷款的增量收入不大

  扩招给高校带来了学生学费,住宿费收入的增加,但增加的收入并不能完全用于建设和发展,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满足学校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同步增长的对教学教辅设施设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经费增长的需求,用于高校由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而增加的成本,例如校内岗位津贴的实行、人才战略的实施、内涵建设的提高等等。因此,高校事业费收入的增量部分用于还贷的比例是有限的。

  3、贷款使用管理不科学

  高校追求办学规模扩张,建设项目多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加之对未来经济效益的过于乐观估计,造成建设规模大,资金投入多;工程建设工期长,基建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贷款使用管理不规范,出现挪用或流失现象;为满足建设资金需求,提供银行假贷款资料,谎报结余资金,夸大实际偿债能力,造成资金缺口过大。

  三、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对策

  1、从思想上构筑贷款风险的防线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高校在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前,要按照“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既要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又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确保稳健发展,摒弃盲目跟从的意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aodengjiaoyulw/8406.html


上一篇:教师论文发表《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下一篇:体育教学杂志探讨高校散打教学中的表象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