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公司法期刊发表简述如何做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2)

发布时间:2014-08-22   |  所属分类:公司法: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三、加大工作力度

  在厂务公开工作中,必须始终立足于解决难点、抓住重点、把握热点来开展。并坚持做到“四个突出”,即突出职工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突出反映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需要让职工清楚的问题;突出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突出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体现职工民主权利、民主决策的问题,把这“四个突出”作为厂务公开工作的重点落实对象。对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重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等,通过职代会进行公开,做到职工不举手、决策不出台。同时,在落实过程中做到“三个必须”,即企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凡推出各项改革方案必须提前宣传说明;生产销售计划的完成情况、人员调动、工资奖金分配等热点问题必须及时公开;确保厂务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厂务公开的关键在于公开的内容一定要真实,如果公开内容的真实性无法保证,不仅会使厂务公开流于形式,而且还会挫伤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厂务公开如果不能保证真实可信,那还不如不搞公开。要让职工群众感到厂务公开是真实的,必须实行全过程公开。实行厂务公开,既要公开政策规定,又要公开具体标准;既要公开办事程序,又要公开办事结果;既要公开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又要公开落实处理的情况。

  要充分发挥职代会和监事会以及专门监督机构的作用,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问卷测评等形式,请职工进行评议,对职工群众不满意的进行督促整改。要让职工群众感到厂务公开是有效的,必须加强厂务公开的有关制度建设。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公开、假公开、虚公开的,要予以公开暴光,进行通报。通过完善厂务公开的各项制度,努力形成党委领导,行政主导,纪委工会督导,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厂务公开具有凝聚功能、维护功能和激励功能,推行厂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只有以民主强化管理,用公开凝聚人心,才能使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才能给职工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才能使职工想厂事、参厂政、督厂行,最大限度地堵塞经营管理中的漏洞,使企业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从而推进依法治企,使企业逐步实现良性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gongsifalw/7932.html


上一篇:经济法职称论文发表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审查机构的建设方式
下一篇:公司法专刊谈公司法中董事竞业禁止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