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建筑施工评职论文混凝土的质量控制(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细骨料可选用细度模数2.7-3.1的中砂,细度模数小的砂会使混凝土更加发粘。必须重视砂中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砂子含泥量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一般规定砂的含泥量不大于2.0%。

  3.2 高性能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控制

  在原材料确定后,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控制好水灰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国内外的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制C50-C60混凝土的水灰比可取0.31-0.35;配制C80-C100混凝土的水灰比可取0.28。配制C50以上混凝土,水泥用量300-470Kg/m3为宜。掺用掺合料后的胶凝材料总量也不超过550Kg/m3。混凝土用水量除水灰比降低而减少外,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要求坍落度及粘性。

  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除满足设计要求、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3.3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应明确原材料的来源、性能指标、验收规则、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精度、混凝土的搅拌程序,加料顺序和搅拌时间、混凝土性能的检验等。

  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计量要求比较高,混凝土原材料均按重量计量,水泥和掺合料允许偏差为+1%,粗细骨料+2%,水和外加剂+1%。搅拌时间相对常规混凝土要长,相对延长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秒。搅拌机应使用搅拌效果好的强制式搅拌机。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品混凝土得到了快速发展,混凝土从搅拌站运送至工地需要较长的时间,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坍落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应充分考虑坍落度的损失,避免增加高强混凝土施工难度。在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工作,并做好记录,遇到变化较大的情况要及时检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运到现场的混凝土应该不离析、不泌水、和易性良好。

  3.4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1.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特定的性能制定施工技术规程,对模板工程、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养护等方面作具体规定,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产品的验收上,应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明确规定混凝土拌合物和硬化后的性能指标及产品的验收方法、规则等。混凝土搅拌完毕应在5h 内送到浇注地点。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主要应解决好坍落度损失问题。这就需要搅拌站和施工现场之间密切配合, 使运输速度和浇注速度相协调。运输时应尽可能缩短运输的道路和时间, 采取有效的保温、防热、防雨和防风措施。

  2.振捣方式的质量控制,施工方要根据设计图纸及其施工规范等做好施工方案,并且及时向所有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预防因振捣方式不对而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麻面等质量问题,进而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现裂缝的概率,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夏季炎热天气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进行温度- 应力计算,据此制定相应的温控措施,如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埋设冷却水管、保温养护等,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

  4 结束语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 牵涉到原材料选择、施工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为充分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控制好各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使材料发挥最佳工作性能。

  参考文献:

  [1] 吴艳,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建筑与工程.2008

  [2] 郭晋斌,浅谈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山西建筑.2005

  [3] 胡大可,影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几个因素,广东建材.2005

  [4] 严跃飞,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工程建设与管理

  [5] 何慧荣,高性能混凝土分析与质量控制,公路交通科技

  [6] 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 HPC) 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建筑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042.html


上一篇:材料职称论文发表塑料模板在建筑业中的发展
下一篇:建筑工程师职称范文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