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二连盆地浅析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二连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系指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坡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西至集(宁)二(连)铁路线,北接中蒙边界,南抵阴山北麓,总体呈NEE~NE向的不规则长条带状,总长800Km,宽度200~400Km,平均宽度300Km。

  一、油页岩赋存层位

  根据20世纪50~70年代地质勘查资料及该区域的1:20万区域调查报告和20世纪80~90年代华北石油物探、钻探资料,二连盆地油页岩及含油泥岩(暗色泥岩)初步确定赋存三个层位,即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金刚山组(J3)、白垩系下统白彦花群中下组(K1b1+2)和老第三系(E2)。

  1、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金刚山组(J3)

  金刚山组系指发育于赤峰地区不整合中侏罗世土城子组及其更老地层上的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局部夹中酸性、酸性和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多层沉积岩,底部常有砾岩,含热河群动物化石,其上被九佛堂组平行不整合覆盖。

  位于大兴安岭NNE向构造带和阴山EW向构造带复合部位,晚侏罗世断裂构造和火山活动频发,所形成的山间构造盆地呈NE~NNE向展布,长条形的断陷盆地多为地堑型构造,沉降幅度大,NW向及SE向的陆源区很容易向盆地中充填正常沉积碎屑岩,并伴有火山碎屑岩的沉积,在这样规模不大的条形盆地中,很难形成泥岩沼泽和覆水的湖相环境,因此大多数无煤层和油页岩的形成。在较为宽广的盆地中,如多伦县牤牛泡子油页岩矿点和桥头油页岩矿化点,可能形成覆水沼泽~浅湖的环境,由于环境多变,故形成了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含油率低的灰褐色油页岩。例如,多伦县牤牛泡子油页岩矿点形成三层灰色和灰褐色油页岩,总厚度14.50m,含油率3.95-6.23%,矿层间夹含砾砂岩和粗砂岩;桥头油页岩矿化点形成13层,总厚度10m,含油率只达2-3%,单层油页岩形不成可工业开发的矿床。

  2、白垩系下统白彦花群中下组(K1b1+2)

  位于阴山以北的大兴安岭西侧,早白垩世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断陷,在大兴安岭东侧则形成了松辽盆地群,西侧则形成了海拉尔盆地群和二连盆地群等。在这些盆地中沉积了一套河湖相含煤碎屑岩,厚度一般1000~3000m。根据第三次煤田预测成果,早白垩世的含煤盆地的沉积范围和规模比中、晚侏罗世的含煤沉积范围和规模有了很大的增加。已发现在这套含煤建造中伴生油气(稠油)资源:如胜利煤田中西部、阿尔善油田和赛汉塔拉煤田的巴彦花群下组的地层中含有油气资源;处于苏尼特隆起区南部边缘跃进凹陷的阿拉坦努和油页岩矿化点,位于苏尼特隆起区赛汉图门凹陷西南边缘的哈尔诺尔油页岩矿化点,均属于巴彦花群中下组含泥灰岩的湖相地层。

  华北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1983)研究成果说明了可能形成油页岩沉积环境的地层层位。他们将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中组厚达121~1220m的灰色厚层泥岩段确定为生油层系,将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下组厚达0~228m棕褐色、绿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与灰、深灰色、灰绿色泥岩互层,确定为主要储油层系。他们还将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巴彦花群中组和下组的厚度等值线编制成图(图6-2、图6-3),十分明显的显示出中、下组的沉积凹陷中心所在;同时编制了马尼特坳陷白彦花群中、下组沉积相图,所显示的深湖相和浅湖相与厚度等值线的沉积中心基本吻合,沉积中心、浅湖相和深湖相展布范围既是生油层系所在,同时应当是最有可能形成油页岩的地段。

  3、老第三系(E2)

  老第三系可能相当于阿山头组。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岩性特征上部为米黄色、灰白色含砾粗砂岩、砂岩,含腹足类和脊椎动物化石,下部为灰白色与杂色泥岩互层,夹淡水泥灰岩,含化石。下界超覆于伊尔丁曼哈组之上,上界与宝格达乌拉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地层时代为新近纪中新世。苏尼特右旗阿里察布碱湖油页岩矿化点赋存在该地层中,灰绿~黑色层状或片层状结构的生物泥岩和页片状油页岩,伴生铀、钍,U达0.002-0.024%,最大值0.075%;Th达0.004-0.019%,最大值0.023%。油页岩构不成可利用矿床,应作为放射性U、Th矿产来对待。

  二、油页岩系岩相古地理概况

  二连盆地的形成主要受相隔较近且方向斜交的不同构造区域性深断裂和加里东期、早华力西期、晚华力西期及小型中间微地块等基底构造控制。根据地质、地震、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特征,二连盆地群划分\"五坳四隆\",107个凹陷,集二线以东有87个凹陷。

  1、隆起区、坳陷区、凹陷的概念

  隆起区、坳陷区属于四级构造单元,凹陷、凸起属于五级构造单元。

  隆起区为盆地内基底隆起较高、区域上重力、电法均为正异常,总纵电导值<75欧姆,相当于白垩系下统白彦花群中、下组(K1b1+2)连片缺失区,或前白彦花群已连片出露区。

  坳陷区为重力、磁、电负异常区,巴彦花群中、下组连片分布区,包括沉积有白彦花群中、下组(K1b1+2)地层的凹陷。

  在坳陷区内,发育的多个巴彦花群中、下组沉积中心的区域称之为凹陷,凹陷之间一般有前巴彦花群地层凸起或被断裂分割。

  隆起区的凹陷是指巴彦花群中下组、大面积连片缺失背景上的凹陷,表现为大面积孤立的重力、电法负异常,巴彦花群中、下组地层厚度>1500m时才给予命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696.html


上一篇:浅谈津汕高速公路天津段32合同段施工组织方案
下一篇: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