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二连盆地浅析(4)
现以马尼特坳陷带为例加以分析。根据石油物探研究院1983年6月所作的\"二连盆地区域构造划分图\",该坳陷带面积15400Km2,划分为8个凹陷3个凸起。其中阿南凹陷位于坳陷带东北部的东南边缘部位,本次调研将其定名为额仁宝力格凹陷。根据石油物探解释成果面积1650Km2,凹陷深度5300m,地震解释暗色泥岩最大厚度1600m;而半深湖相的大致范围见附图\"二连盆地群马尼特坳陷巴彦花群中、下组沉积岩相图\"所示:下组的范围为1007Km2,中组的范围为1281.5Km2,由图上可见半深湖相的范围中组比下组有所扩大;中下组的沉积厚度在500m~1500m之间;暗色泥岩最大厚度1600m,这套暗色泥岩中是最有可能生成油页岩(生油层)的层段,有多厚无实际数据;但阿尔善油田确实证明该段暗色泥岩是主要生油层,这是油页岩成生最有利的层段。
据以上推断在马尼特坳陷带西南部靠坳陷的北部边缘的达尔罕乌拉凹陷,巴彦花群中下组在此凹陷范围内也沉积了半深湖相-深湖相的地层,下组的范围522Km2,,中组的范围370.25Km2,其范围有缩小的趋势;在此地区有上煤组的沉积,推测在煤层组以下的半深湖的沉积相环境内生成油页岩(生油层)的可能行较大,可以作为寻找油页岩和生油层的范围。位于此凹陷南东侧的白音乌拉凹陷,据此相图为浅湖相沉积;而实际上,白音乌拉凹陷中,巴彦花群中、下组由浅湖相渐变为泥碳沼泽相,形成了巴彦花群地层中的上含煤段,而煤层以下沉积了以浅灰绿色、绿色为主的浅湖相不同粒级的沉积物。由此可知从胜利凹陷往西至集二线以东地区,凡沉积有巴彦花上含煤段的盆地,含煤段以下基本上很少出现凹陷幅度较大,出现半深湖~深湖相的沉积环境,不宜作为寻找油页岩、含油泥岩的目标区。
从\"二连盆地马尼特凹陷巴彦花群中下组沉积相图\"上可知,位于白音锡力西北方向的半深湖相范围较小,面积约为226.5Km2,由浅湖相过渡到范围缩小的半深湖相,凹陷深度较浅,因此形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层段厚度不大,也不是寻找油页岩的地段。
由以上实例可知在平面范围15400 Km2的马尼特坳陷带的8个凹陷中,不是每个凹陷都具备形成油页岩(生油层)或暗色含油泥岩的相环境条件,从所附沉积相图上可知,只有三片,面积分别为370.25Km2、226.5Km2和648.75Km2,总计1281.5 Km2。半深湖~深湖相环境条件的范围,仅占此坳陷带面积的8.3%。由此可知在集二线以东14.56万Km2范围内五个坳陷带,87个凹陷中寻找成生油页岩(生油层)和含油泥岩的半深湖~深湖相的环境条件分布范围的几率较小,这比寻找含煤凹陷的几率要小。
2、对含油页(泥)岩远景区的寻找方向的建议:
(1)凡钻探证实发现工业油流、有油气显示的凹陷,凹陷深度大,范围较广的,有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较厚的地段是最有可能找到油页岩(生油层)、含油泥岩的地段。
(2)凹陷深度较大,分布范围较广的盆地中,赋存有巴彦花群上下两个煤组的含煤盆地中,两个煤组之间的暗色泥岩段是寻找油页岩和含油泥岩的方向,如霍林河煤田、白彦花煤田和胜利煤田。而胜利煤田下煤组之下的半深湖~深湖相泥岩段中也发现有规模范围不大的有工业开发价值的稠油和沥青,此段地层中也是赋存油页岩、含油泥岩的层段。
(3)已探明只有上煤组的凹陷,其下部多为浅湖相、湖滨相、河流相的沉积环境过渡到沼泽相、泥碳沼泽相,尔后形成上煤组;这类坳陷中一般不含有半深湖~深湖相的沉积环境及地层,不是寻找油页岩(生油层)的方向。但赛汉塔拉凹陷为一特例,即便赋存有生油层也是规模范围小、工业利用价值不大的。
(4)对没有查明有煤、油(气)赋存的凹陷,面积较小且呈窄条带状分布,两侧陆缘碎屑层较近,沉降深度小于1500m的,由于没有形成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环境,不能作为寻找油页岩、含油泥岩的目标层。
(5)建议把乌尼特坳陷带中的高力罕凹陷和苏尼特隆起带的跃进凹陷,作为寻找油页岩(生油层)、含油泥岩的试验靶区。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地调标准汇编:区域地质调查分析,中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社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2005,中国各地质时代地层划分对比,北京:地质出版社
3、 陈建强、周洪瑞,2000,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
4、 操应长,2005,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地质出版社
5、 李丕龙,2003,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应用——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石油工业出版社
6、 全国地层委员会,2002,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北京:地质出版社
7、 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
8、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普查大队,1978,二连盆地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成果报告
9、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华北石油管理局,1992,二连盆地阿尔善构造阿44井完井地质总结报告
10、 石油部物探局研究院,1983,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早期油气资源评价
11、 内蒙地质局202队,1961年,内蒙哲昭盟南部杨树沟油页岩矿区奈曼村子露天井田及化吉营子井田详勘报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56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