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综述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桩基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是深基础的一种。按桩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按受力分类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桩的入土方法可分为打入桩、压入桩和灌注桩等。建筑工程桩基础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桩,施工测量都是不可缺少的。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一些建议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桩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HPC-AB桩),桩径为φ500,壁厚为125m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800KN,抗拔桩单桩竖向抗拔力特征值为300KN,采用锤击法进行施工,柴油锤型号为D62,桩靴采用B型,有效桩长为18-40m。桩型为端承桩,桩端嵌入支承强风化岩,桩端入强风化岩内1米。停打以桩端到达或进入持力层(对照地质资料)、最后3阵(10锤/阵)均满足最后贯入度要求和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超过300)为收锤标准,最后贯入度20mm/10击,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封底混凝土:桩端持力层为易受地下水浸湿软化层,在第一节桩施打(压)完毕后立即往管内孔底部填灌微膨胀砼,砼强度为C25,灌注高度不小于1.5m。

一般承台基础按单桩所布设,桩数在8根以内;地下室设备用房、电梯井、消防水池等部位基础较深,每个承台为群桩布设,桩数一般在10至13根,最深的桩顶在地面以下3.7m。

2.混凝土灌注桩基础质量控制措施

2.1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监控措施

比较准确判断桩身混凝土质量的是静载与抽芯,但是由于静载、轴芯为操作性检验,且费用高、时间长,所以常常采用动测法判定桩身混凝土的质量,而动测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动测结果不能作为桩基工程竣工的验收依据,用于普查质量仅供验收参考。

对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监控要依施工单位素质,掌握施工过程实际情况与施工记录来判断混凝土质量还。因此,管理工程师应该采取以下质量管理措施:

(1)审查主要施工人员、施工单位所施工过的工程质量情况;

(2)审查施工工艺是否适合于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什么质量保证措施。如:挖孔桩水位高、水量大、有没有采用水下混凝土配合比与水下导管法灌注,如没有,依出水量大及浇捣方法,就可推断混凝土严重离析等;钻孔桩钢筋笼如没有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再检查一下灌完桩钢筋笼的位置情况,可推定保护层是否严重不足;

2.2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水工建筑和桥墩基础的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少、相邻干扰小、承载力大等优点。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程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影响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位偏差过大、孔底沉渣偏多、钢筋笼上浮、桩体混凝土离析、断桩、夹泥等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往往使成桩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且补救困难,不能完全通过事后检查来判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施工准备、成孔、清孔、下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施工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监控,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才能保证或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

(1)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

原因:桩端没有支承在持力层上面。

质量管理措施: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复杂地层,一般最好取芯检验,如不能孔孔取芯,要参照邻近取芯情况、钻速、泥浆返上的岩屑及钻进情况(一般钻进至微风化岩时,钻头不蹩钻,主动钻杆振动不很厉害,钻进声音感觉较好)、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考虑。

(2)缩径(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原因:塑性土膨胀。

质量管理措施: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在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径,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3)桩底沉渣量过大

原因: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

质量管理措施:

1)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与测锤;

2)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利用导管进行,准备一个清孔接头,一头可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4m,在胶管上接上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二次清孔优点:及时有效保证桩底干净。

(4)钢筋笼上浮

原因:

1)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钢筋笼仅1m左右距离时,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

2)由于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质量管理措施:

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

2)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除。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108.html


上一篇: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
下一篇:钻芯检测技术在基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