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节能设计在建设设计理念中应用和未来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建筑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功能协调发展的活动,对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

关键词:设计理念;建筑节能;发展

一、建筑设计的新理念

建筑实用、建筑思想、建筑手法,这三个因素是建筑师支撑建筑创作的基本内涵,也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引导设计的主要依据,它们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目前,建筑设计理念更多的是要立足对人们的个性化生存需求心理,包括生存需求及创造性的发挥并加以整合结合,并尝试性的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将这些理念贯穿开发和建设的全过程,从市场需求到可行性进行研究,从具体施工到工艺修改等等多方面的工作。总之,建筑设计理念就是更多的体现了综合性、现实性和功能性,尤其是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方面。在设计上更加突出了节能的特性。

二、节能设计在建设设计理念中的地位

节能减排是工业化社会背景下的一大创新理念,针对工业化所造成的过度能耗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而建筑业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极强的行业,它的运营往往牵扯诸多行业如生产各种工程、装修材料,设计和施工所用的器具、机械,它的能耗往往会被平摊肢解为这些部门的\"无形\"能耗因而被忽视。而与建筑业相关联的整个大的建筑群业的能耗也是巨大的。因此,节能设计必须在建筑设计理念中得到真正的执行。

三、建筑设计中认真贯彻落实全面的建筑节能

在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中,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像蒙古包的圆形平面,圆锥形屋顶能有效地适应草原的恶劣气候,起到减少建筑的散热面积、抵抗风沙的效果。在建筑体型设计上形成风洞,使自然风在其中回旋得到极好的通风效 果,达到节能的目的。

1、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要求之外,通过对建筑各部位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建筑材料自身特性的有利条件,减少能耗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屋顶的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建筑室内与外部空间能量发生交换,造成室内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之一。我们通常主要采取以下节能措施:①采用坡屋顶;②屋面设保温层;③根据不同地区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架空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等)。

(2)楼板的节能设计。主要是利用其结构中空空间,以及对房间顶板的吊顶造型加以设计利用。如将循环水管布置预制楼板的中空孔中或现浇板面上,夏季可以利用冷水循环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利用热水循环取暖。

(3)建筑外围墙体的节能设计。墙体是建筑室内与外部空间接触面积很大,容易造成室内能量损失的部位。墙体的节能设计,除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正常做好墙体保温、防潮、隔热等措施以外,还应体现在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的特殊构造上,如寒冷地区的夹心墙体设计、被动式太阳房中各种蓄热墙体(如水墙)设计以及国外较多采用的导风墙体设计。

(4)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在我国既有的高耗能建筑中有40%的耗能是通过门窗散失的。因此,解决好门窗节能的问题相当重要。门窗的节能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控制建筑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从而减少不利朝向外窗的能量损失。如在寒冷地区,尽量减少北向开窗面积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冬季能耗损失;②设置各种形式的外遮阳:我国节能标准中规定,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中,夏季制冷负荷大的建筑的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宜设置外部遮阳;设置外遮阳后,建筑的夏季制冷能耗会有比较明显的降低;③合理地组织门窗的通风换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少用、不用空调通风;④选择节能性能高的建筑门窗和幕墙: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要改变消极保温隔热的单一节能观念,把节能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水)能、风能结合起来,积极选择节能和用能(利用太阳能、冷能、风能、地热能)相结合的门窗及幕墙产品。

(5)建筑物围护结构细部的节能设计。细部的节能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节能也非常重要,应从以下各部位着手:①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与\"断桥\"措施,热桥部位主要指建筑外维护结构中热量传递较快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架空楼板等部位;②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③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④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⑤采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楼板或梁与幕墙之间的间隙,应填充保温材料。

2、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以改善室内保温、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达到节能目的。在有采暖空调房间的建筑里,尽量将采暖空调房间集中布置,以避免在采暖空调房间与非采暖空调房间之间发生大面积的能量交换,造成大量能量浪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127.html


上一篇:综述住宅小区人员掩蔽工程设置部位
下一篇:浅议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抗裂性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