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论文发表轨道保护层、凸台施工技术探讨(2)
保护层、凸台混凝土质量验收:顶面应非常平整,其平整度要求为6mm/4m,高程误差为+0mm,-5mm。
严格按照图纸中的尺寸进行施工,在凸台施工前对凸台范围内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洁,并预先湿润。
凸台对混凝土道床板进行水平支承,该凸台将纵向力和横向力从混凝土道床板传递到保护层。凸台通过连接钢筋(拉结筋)与保护层相连,其高度为13cm。设计凸台的目的在于抵抗由作用荷载引起的剪力。
一块标准轨道板有3个凸台,中间凸台尺寸为1000×700×130mm,两侧凸台尺寸为700×700×130mm。这些凸台均匀分布在整个板长上,凸台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随后架立凸台模板。在浇注凸台混凝土时,应防止对模板的撞击,用振捣棒振捣均匀、密实。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才能进行铺设中间层和垫板的安装作业。
2.4.6混凝土保护层、凸台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2.4.6.1 基本要求
接缝的位置、规格、尺寸和钢筋的布设等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2.4.6.2外观鉴定
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3、施工注意事项
3.1 避免混凝土圬工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的措施
3.1.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3.1.2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应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3.1.3混凝土浇注时严格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时间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现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3.1.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注意经常检查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3.2 避免出现混凝土圬工缺棱掉角的措施
3.2.1模板必须涂刷脱模剂,以利于拆模,混凝土浇注后应认真养护。
3.2.2拆除混凝土圬工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要确保混凝土强度已达到施工规范规定的标准。
3.2.3拆模时文明施工,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
3.2.4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用角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伤。
3.3 避免桥梁混凝土圬工出现塑性裂缝的施工措施
在混凝土圬工表面极易出现形状不规则、长短不一、且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浆面的塑性裂缝,为避免塑性裂缝的出现将采取如下措施:
3.3.1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配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捣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3.3.2浇注砼前将基层浇水湿润,并对模板涂刷脱模剂。
3.3.3混凝土浇注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
3.3.4混凝土养护可采用表面喷养护液,或覆盖湿草袋、塑料薄膜等方法。
4、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严格按规范进行,质量控制注重施工前和施工中的过程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控制质量的具体措施:
4.1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均设质量管理点。
4.2 施工现场的技术负责人跟班作业,加强技术指导,对关键工序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
4.3 做好生产班组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以及专检工作。施工前对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施工中实行工序交接单制度,上道工序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交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4 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
4.5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照冬季施工措施施工;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采取夏季施工措施。
5、安全文明施工
5.1 以项目经理为首,由安全、技术、质量和基层专职安全员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建立项目部安全工作小组,领导和组织实施安全工作。
5.2 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保障措施,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入场教育、坚持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工作教育研讨会,增强安全意识,使安全工作落到广大群众基础上。
5.3 现场电气设备均作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线采用三相五线制。
5.4 施工机械的使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无关人员严禁使用。
5.5 编制安全技术交底,设计和购置安全设施。
5.6 工作人员全部佩带安全帽防止高空落物伤人。
5.7 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文字交底,双方认可,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6.1 采用砼输送车,防止混凝土散落。
6.2 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时定点消毒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8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