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桥梁施工工程师评职范文顶推施工横向导浅谈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采用桥梁顶推施工过程中,纵向移动梁体时可能会发生左右横向偏移的问题,如果偏移幅度过大,则会导致梁体失稳或偏离顶推线路的问题,甚至可能出现由于局部受力过大导致梁体受损或者卡住等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类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横向限位、导向以及纠偏等。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桥梁顶推施工,横向导向,纠偏装置

  一、预制桩出现偏斜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预制桩出现偏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桩身偏位,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放线以及定桩位时产生偏差,根本原因是由于淤泥地质流动性过大,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移位导致土体流动,最终桩身出现位移;或者基坑开挖设计方案不合理,开挖深度过深,最终导致土体局部应力释放,发生移动。其次是由于工程所处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勘察过程中存在困难,局部地质相对不均匀,因此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个别桩与设计标高不相符的情况,比如桩尖碰到了局部较厚的夹层而无法送桩,或者中断沉桩时间过长而增加了沉桩阻力,与设计标高不相符等。最后,施工不当也会导致桩倾斜或者断桩,比如基坑开挖过深,或者施工过程中挖出的土堆堆在基坑边坡附近却未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产生了过大的倾向上压力,但是管桩抵抗水平力的能力相对较小,因此土体产生位移造成桩顶位移。

  此外,水平千斤顶受摩阻力变化的影响,会发生出力不同步、不均匀、水平千斤顶未在桥轴线附近等问题,从而导致梁体产生横向偏差,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因此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梁体横向偏差的观测工作,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纠偏效果。此外,对于刚度较小的临时墩与钢导梁而言,更容易发生变形,为防止出现观测及纠偏的错觉,主要针对主梁与永久墩横向偏差来进行。

  二、顶推导向的观测方法

  顶推导向工作过程中,要准确观测箱梁的实际偏离值,顶推时还要对梁体前、后的偏离情况进行准确观测。常用的控制方法为梁中心线控制法,该方法是观察梁中心线与盖梁上放样梁中心点的重合度,复核时以边线为参照。采用这种方法,即使梁体预制有误差,由于采用了边线为参照加以控制,所以仍然可以保证实际位置的准确性。顶推导向的观测方法具体如下:测量组在桥墩盖梁上放出标准的梁轴线,顶推过程中就以该线为观测理论轴线;顶推时为了更加直观的测量梁的横向偏差,可以采用吊锤球的方法来进行,可以做到在导向轮上的即时纠差。如果在梁底的轴线部位设置千斤顶,则横向移动观测线即可实现观测;同时控制点采用梁体前、后两点控制,即控制梁的尾端和前端两点的横向偏位,中间各墩上点进行复核。

  (一)纠偏装置

  桥梁顶推施工横向导向纠偏装置通常为普通的侧制导架限位装置,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箱形钢结构的侧制导架底座、箱形钢结构的侧制导架立柱以及立柱上焊接的侧制导架限位板。

  纠偏装置的应用过程如下:首先加工侧制导架,通常钢构件加工厂会将侧制导架底座、立柱以及限位板等结构预先加工好,底座与立柱为箱形结构,而限位板则包括面板与加劲板。侧制导架采用钢板,厚度至少在20mm左右,保证焊接质量,特别是一些关键部位,比如限位板的面板及加劲肋等,否则会造成面板变形。其次安装侧制导架,完成侧制导架后,把导架底座焊接到桥墩的预埋件上,固定到桥墩两侧;或者直接焊接在滑道梁上也可以;接下来再把侧制导架立柱采用焊接工艺固定的底座上,最后再固定限位板与立柱顶面。固定过程中,限位板面板要朝着桥梁线路的中民方向,而且限位板内侧和桥梁线路中心要保持水平距离。最后进行侧制导架的限位,在进行桥梁顶推前主要起到限位作用的结构为侧制导架,要把预制梁梁体直接限制在两导架内侧的区间里滑行。

  (二)纠偏装置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知,上述纠偏装置并不能进行导向与纠偏,只是起到限位作用,而且只是在直线梁处于直线段滑行状态下才能发挥限位作用,如果梁体滑移至曲线段,由于侧制导架间限位过小会出现梁体滑移被卡的现象,如果加大侧制导架间限位距离,则会导致滑移时横向偏位超标,起不到限位作用。

  (三)纠偏装置的改良

  1、结构改良方案

  将侧制导架立柱顶部内侧平滑钢板改成导向轮,导向轮和预制梁梁体接触,可有效减小与梁体间的摩擦。导向轮与多根精轧螺纹钢固定,通过立柱内外侧螺母调节精轧螺纹钢的长度, 进而调整滑道梁两侧导向轮间距,对梁体进行限位和导向。同时在立柱和导向轮间设置一个手动液压千斤顶, 通过千斤顶可施加一个横向作用力,迫使纵移中的梁体横向移动,使梁体始终在设计的线路上滑移。

  2、使用方法

  经改良后的导向纠偏装置使用方法如下:(1)顶推直线梁时,若直线梁滑行在直线段,固定立柱内外侧的螺母即可将梁体限位在导向轮内侧作纵向移动,此时其功能为限位;若直线梁于曲线上滑行,在梁体到曲线段前可通过调整立柱内外侧的螺母和调节精轧螺纹钢的长度来调整导向轮位置, 梁体纵移到导向轮位置时,可通过导向轮调整梁体纵移的方向,此时其功能为导向。(2)顶推曲线梁时,需动态地调整梁体的横向位置,先将立柱内外两侧的螺母完全松开,通过顶升立柱内侧放置的手动液压千斤顶,对梁体施加横向作用力,迫使梁体产生横向位移。 例如,梁体纵移时偏左,则左侧千斤顶顶升迫使梁体右移, 偏右则右侧顶升梁体左移,如此反复即可保证梁体位置始终在设计线路上,此时其功能为纠偏。需要说明的是,手动液压千斤顶顶升梁体作横向移动,必须在梁体纵向移动时才能进行,梁体两侧的装置也不可同时顶升, 以防梁体被卡死而无法纵向移动。经改良后的侧制导架,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将原固定的只有限位功能的侧制导架变成具备限位、导向和横向纠偏的装置,且设备可周转循环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896.html


上一篇:飞水岩2#隧道出口段塌方处治方法及施工技术
下一篇:道路施工职称论文范文浅析路基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