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蒙古道路运输业市场结构及经营策略
【摘 要】 从经营运作层次出发,系统分析自治区内道路运输市场结构及经营运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别从市场结构、经营运作方式以及市场治理等方面.对内蒙古道路运输业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道路运输 市场结构 经营运作
随着我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内的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步的同时,市场结构、运作方式也在不断优化。
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以及道路运输业多、小、散、弱比较严重的特殊国情,致使我区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混乱、市场结构松散、运作方式仍不规范,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进一步改革市场结构和运营方式,是我区运输业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我区道路运输市场现存问题的对策,不仅要重视运输生产,更要重视调整市场结构,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转变其经营理念,所以我们要从经营运作层面未考虑这一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区内道路运输业市场结构及经营运作现状谈起,借鉴国外道路运输业的市场结构和运营方式,提出优化区内道路运输业市场结构和运营方式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推动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1.区内道路运输业市场结构与经营运作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体制改革对道路运输业注入了活力,道路运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运输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在公路快速客运领域、公路快速货运领域、专项货运领域和物流服务领域,走\"组织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之路的运输企业不断出现。然而道路运输市场多年来基本上还是依靠增加运输经营业户、运输从业人员、运输车辆等生产要素以及在社会经济强力推动下发展的,呈明显的粗放式发展状态。道路运输市场结构及运营方式还存在以下问题:
(1)总体上看,区内道路运输业仍处于经营主体多、企业规模小、运输组织松散、市场集中度低、竞争能力差的状态,在货物运输领域缺乏能起龙头骨干作用的市场主体。
(2)虽然较之上一发展阶段(1985—1996)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实体企业,但这些企业仍是墨守成规,将重心多放在生产层面上,呈现出各类型企业及个体运输户直接竞争的局面,企业的专业特色不明显,一辆车可以跑遍天下的经营理念还普遍存在。
(3)竞争经营理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运输服务水平不高。价格竞争依然是主要竞争方式,非价格竞争策略很少被采用。
(4)私法治理薄弱,公法治理难以到位,市场无序,且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5)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相互分离,不能协调发展,造成运输资源浪费,运输效率低下。
2 发达国家道路运输业的市场结构及经营运作特征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道路运输市场主体明显呈现两极分化。市场集中度高。而且大、小企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合作关系稳定,市场秩序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汽车零担运输企业不断合并,数量急剧减少,运力不断向规模庞大覆盖全国的少数大型运输企业集中。目前美国最大的三家运输公司承担的运量占全国货运量的80%以上,营业收入占90%左右。
(2)从职能分工来看,规模庞大覆盖全国的少数大型运输企业,运作重心集中在组织经营层面,主要是从事市场组织职能,并从事长距离的干线运输。数量众多分散各地的小型运输企业及个体运输企业,主要是依托大业户从事运营,或只为个别具体的客户服务,从事一些集散货物运输和地方支线客运、旅游客运服务等。大小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相当稳定,互惠互利。
(3)从利益分配来看,在经济稳定或发展时期,大企业得利好于小业户。而当经济萧条时,承担经营风险的则主要是大企业。
(4)从专业化程度来看,规模庞大覆盖全国的少数大型运输企业,其经营特色非常鲜明,彼此之间一般不会出现正面的、直接的竞争和冲突。
(5)从行业治理方式看,发达国家私法治理比较先进,治理效果较好。
3.对道路运输市场结构及经营运作的建议
国外发达国家的道路运输市场机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在市场自由竞争机制的驱使下,市场结构及运作方式较为先进。笔者将区内道路运输市场结构及运作方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应情况进行对比,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调整建议:
(1)不断提高市场集中度,培育和发展骨干企业。
培植少数大型骨干运输企业来主导道路运输市场发展是行业健康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也对提高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培植大型骨干企业,首先需要政府通过制定道路运输产业政策来加以扶持,给予相应的财税、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对道路运输行业主管部门来讲,应主要通过在项目审批、经营线路开发、交通规费和通行费减免、同业联合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倾斜。同时,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减少个体运输户的增加,鼓励个体运输户或小业户走联合发展之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2)大型骨干企业应调整经营理念,从重视运输生产转向重视运输组织。
长久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道路运输企业的运作重心依然定位在运输生产层面上,而非经营组织层面。道路运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具有高投入,高固定结构的特点:因此规模再大的企业,也不可能一味依靠增加运力和车辆来谋求发展,即使美国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也不可能做到。作为大型骨干企业,首先应该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可以通过联盟扩大其资金实力,通过与小业户合作扩充其运输生产能力(运力及车辆):同时也可通过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作拓展市场领域。而自身则将运作重心集中在组织经营层面,主要从事运输活动组织职能,或从事长距离的干线运输。具体的运输生产活动可以承包给合作关系稳定、配备先进、信誉较好、规模较小的业户进行。如此一来,这些规模较小的业户与大型骨干企业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