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成因及解决方法(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四、碾压作业对平整度的影响

沥青面层铺筑后的碾压对平整度有着重要影响,碾压机械、碾压温度、速度、路线、次序等都关系着路面面层的平整度,主要表现在:

1、压路机械型号的选择。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一般有初压,复压、终压。初压宜用双钢轮压路机;复压用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终压可用双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压路机的规格、数量与行驶速度应与摊铺机的施工宽度和摊铺机速度相匹配。如选择不当,就会出现推移、发裂、轮迹、拥包、凹坑、搓板、波浪,导致平整度降低。

2、碾压速度的调整。压路机碾压速度过快或不均匀、急刹车和突然起动、随意停置和掉头转向等都会引起路面推拥;在未冷却的路面上停机会出现压陷槽。

3、碾压温度的控制。初压温度过高压路机的轮迹明显,沥青料前后推移大,不稳定;复压温度过高会引起胶轮压路机粘结沥青细料,小碎片飞溅,影响表面级配;温度过低,导致沥青混合料颗粒间摩擦阻力加大,使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且易形成局部松散和发裂,影响路面平整度。

4、碾压次数的确定。碾压遍数不够,压实不足,通车后形成车辙;碾压遍数太多,由于短时间集中重复碾压,会造成已成型路面的推移,形成裂缝和波浪。

5、碾压路线的行走。碾压行进路线不当,不注意错轮碾压,每次在同一横断面处折返,会引起路面不平。相邻轮迹不重叠,容易造成漏压或推拥。

6、驱动轮和转向轮的前后问题。如果是从动轮在前,由于从动轮本身无驱动力,靠后轮推动,因而前进时混合料易产生推移,倒退时在轮前又易留下波浪

五、施工缝(纵、横)对平整度的影响

沥青路面施工,施工接缝是必然存在的,接缝处常因结合强度不够产生变形、裂纹、松散或出现错台等不平整现象。

1、纵向冷接缝。不在同一时段铺筑的纵向缝,及时将缝带位压实,在下次铺筑前把边缘切成垂直面,将后铺的沥青混凝土料与已铺部分重叠5~10cm,即保证松铺厚度,再用人工将原路面上的沥青混凝土料铲除,最后用钢轮压路机按纵向15cm间隔逐步错轮跨越纵向接缝进行压实。纵向冷接缝在实施时,上下层纵向接缝不得重合,错开量不得小于50cm.

2、纵向热接缝。先铺沥青混凝土的一边在压实时预留一定宽度,待后面的摊铺机铺完后一起压实即可。这样,看不到接缝。热接缝的碾压应放在错轮碾压的最后进行,由一台压路机最终完成,不要换机。

3、横向接缝。施工中,尽量保持路面沥青混凝土铺筑连续进行,横向接缝越少越好。对横向接缝应在下次摊铺前,用平整度仪或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将不符合要求的端部用切割机切除,在切割面上涂上乳化沥青,用摊铺机熨平板或用热料将原压实部位进行预热甚至软化,摊铺时保证松铺厚度,必要时用人工刮洒一层细料,然后用钢轮压路机横向碾压,由冷到热,以每次20cm宽度为宜,向新铺方向错移,直至全部在新铺面上为止。改为纵向碾压时,不要在横接缝上垂直碾压,以免引起新旧层错台,并及时测量平整度,如不符合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41.html


上一篇:浅谈铁路桥梁空心高墩的施工
下一篇:关于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