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层施工工艺(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底基层施工质量检测

4.1、底基层试块强度采用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试验(应力环法),1组/每作业段;

4.2、压实度采用标准砂灌砂法测定,4处/200米,每处每车道测一点;

4.3、石灰剂量采用EDTA溶液滴定,按照标准曲线取值,1次/200米;

4.4、含水量测量采用烘干法;

底基层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和弹簧现象、无碾压轮迹、不起皮,检测结果完全满足施工技术要求。

5质量控制措施

5.1石灰应在使用前7-10d消解,消解后的石灰有一定的湿度,且不得有扬尘、也不能含水量过大而造成结团。

5.2使用的消石灰应过筛,避免由于大颗粒存在导致已施工完成的底基层表面发生\"放炮\"现象。

5.3碾压应从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半个碾压宽度,前进为静压、后退为振压,。

5.4从水泥的摊铺到碾压完毕的施工时间必须控制在水泥的初凝时间内。

5.5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表面不受损坏。

5.6采用轮胎式压路机静压,避免底基层表面产生起皮。

5.7下一段施工时应与前一段的接头重叠2m,同时加补水泥进行施工,保证底基层的整体质量。

5.8应严格控制每种填料的厚度,避免造成加入水泥拌和完成后的整平标高至控制标高消耗过多的时间,造成在水泥初凝时间内还未完成底基层施工,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5.9底基层施工的机具,如平地机、压路机及拌和机等应经常检查、保养,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造成施工中断。

5.10夏季施工时间宜选择在上午的8:30~12:00、下午的15:00~18:30施工,避免因露水和高温造成拌和料含水量的过高或过低,延长施工周期。

6体会

6.1由于三灰土底基层施工对时间是有限制的,因此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现意外,后果严重的,就得返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不利的外部影响。

6.2底基层表面的石灰\"放炮\"现象对底基层表面的外观和平整度有很大影响。因此,消石灰应充分消解、过筛。

6.3将有条件的路段提前备好素土和粉煤灰,经常检测其含水量,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的,用旋耕犁翻拌晾晒;低于最佳含水量的,应撒水并用旋耕犁翻拌,保证整个底基层施工连续,减少施工工期而节约施工成本。

6.4通过本段路面底基层(三灰土)在全线十个标段的第一个成功完成,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定为样板工程),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48.html


上一篇:济南无影山路与济泺路段交叉口交通组织规划
下一篇:浅析公路桥梁存在通病及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