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
当波纹管孔道由于漏浆为导致出现堵管现象时,首先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实际预应力筋的施工情况,找到波纹管出现漏浆现象的部位;再利用冲击钻将已经凝固的水泥浆打穿,使得预应力筋能够在波纹管内进行自由的张拉运动;最后在波纹管内实现张拉自由运动后将穿孔封堵,这样就解决了堵管问题。
(二)关于波纹管内的铸固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之所以产生铸固问题,就是由于波纹管出现开口而使得沙浆进入管内,导致预应力筋与波纹管凝固在一起,实现不了预应力筋拉力的自由运动。当出现轻度铸固问题时,波纹管内的预应力筋仍然可以运动,只是由于砂浆的注入加大了其与波纹管壁的摩擦,减少了运动的自如性与活动范围。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在预应力筋实施张拉活动前,可以采用张拉千斤顶在波纹管两端实施人工张拉活动,以松动预应力筋与波纹管之间的凝固,减少摩擦力,进而实现预应力筋张拉活动的自由运动。
当出现重度铸固问题时,则完全实现不了预应力筋张拉活动的自由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处理堵管问题的施工工艺。先找到出现问题的具体部位,再进行凿开处理以清理波纹管内的砂浆,之后将预应力筋放入管内,实现预应力筋的重新运动,完成修复作业。
三、总结
在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与长足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必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以促进该种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白桦. 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施工及质量控制刍议[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5) .
[2] 王正. 浅谈后张法预应力梁板施工控制要点[J]. 价值工程, 2010,(21) .
[3] 颜建国, 戴金水. 薄壁渡槽施工技术试验与应用[J]. 水利技术监督, 2009,(04) .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