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述高速公路桥梁加宽拼接技术(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1·3 下部结构加宽

1·3·1 盖梁

盖梁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将荷载传递给基础,盖梁的连接方式不同,将改变新老盖梁的受力体系。对于盖梁的连接方式,有连接和不连接两种。

(1)不连接时新旧盖梁单独进行施工,旧桥盖梁不改变受力形式,受力简单明确,不必改变旧桥盖梁内钢筋布置,若新桥发生沉降,可以相应调整上部梁板,以满足新旧桥桥面顺接要求。

(2)连接时可分为角钢连接和植筋连接两种。

角钢连接施工较为简单,施工时新旧盖梁打入两根角钢,角钢与盖梁接触面间用环氧砂浆黏结,然后通过固定在盖梁上的螺栓连接,施工完毕后要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而植筋连接则可以使新桥和旧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减少各种荷载作用下新旧桥连接处产生过大的变形。

1·3·2 基桩

旧桥加宽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新桥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由于拼宽新建部分的桥梁将发生的沉降量尚不能给出定量分析,在设计施工时一考旧桥桩长,对于新建拼宽部分桥梁的下部基行了适当增长及桩径适当的加粗。同时要求时进行必要的堆载预压程序,即在加宽桥梁的梁板安装到位后,新、旧板间暂不连接,对新建进行堆载预压2~3个月,待完成大部分沉降后行上部结构的刚性连接。

2 加宽实例分析

如图1所示的空心板连接,在某高速公路段扩宽改造一期试验段中被采用。需要说是,图1中的植筋已经施作,但考虑到A1钢板粘容易,因而施工中没有执行该设计。在加宽桥梁后,运营6个月左右,现场勘查发现新旧桥连接处出现严重渗漏,旧桥各空心板间的铰缝均出现同程度的渗漏,以新旧桥交接处的渗漏最为严重。面新旧板交接处损伤严重,而且修补后会反复出损,出现了单板受力的特征。采用桥梁动测系统,其振动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新旧桥交新板、旧桥第一块板和旧桥块板的最大动位移分别是0·08 m1·67 mm和0·09 mm。显然,各板位移差异较需要采取刚度递变措施,方可使得新旧板变形协调。

根据专项研究成果,对一期桥梁进行横向粘钢加固处理,处理后同样进行动测,结果显示,新旧交接处新板、旧桥第一块板、)和旧桥第二块板、的最大动位移分别是0·28 mm,0·41 mm和0·34 mm。显然,各板位移差异较小,各板协同工作,横向粘钢效果良好。

3 结语

本文对国内桥梁加宽常用方式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桥梁在加宽方案、拼接技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学军,杜进生,吴沛林·高速公路桥梁拓宽中几个问题的讨论[J]·公路, 2008,(7):169-174

[2] 李亚龙·高速公路空心板桥加宽改造刚度渐变技术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83.html


上一篇:麻武高速公路设计服务工作浅谈
下一篇:水上临时栈桥施工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