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智能建筑也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这个时期是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监察和管理技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文章根据我国智能建筑的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和研讨了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智能建筑;发展现状;前景;对策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工程为载体,集成通讯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消防自动化(FA)和保安自动化(SA)等现代化设施、设备的建筑。

1984年,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我国智能建筑于1990年开始投入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智能建筑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和一些中心城市。其中最主要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设备、管理和服务进行改革,以用户的需求为标准寻求最优化的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便利、高效、实用的个性化生活、工作、休闲环境。那么智能建筑有那些特点呢?它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又是如何?我们又应当怎样应对呢?

一、智能建筑发展的特点

智能建筑既是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又是区别普通建筑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它的特色主要在于它的风格、空间与结构的构造、社会思想与人文思想的体现。

(一)与环保及业主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联

智能建筑是根据现代绿色环保建筑设计观念建设,不仅具备遮风避雨、通风采光的基本功能,还要协调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起着保护生态的特殊功能。因此,智能建筑与环保和业主的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最重要的是与环保和业主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现代智能建筑遵循生态学原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划、设计、选材、施工、验收、管理等多个方面都体现了环保、节能、便利等功能和需求。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建设的要求,从设计、选材到施工、验收所需要的资源都比其他的建筑耗费多。例如:在智能建筑完成投入使用后,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的要求水平比一般的物业管理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物业管理费用也相应有所增长。对于环保,不仅是在智能建筑的建设时经济消耗较大,在投入使用后与环保相关的管理以及投入都相对其他的建筑要多。可是,它却实现了人类聚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智能建筑是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居民家庭生活智能化、自动化、能源节约化要求下的产物。智能建筑也使得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同时,智能建筑也使社会信息的利用在社区、在家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民众共享社会信息资源搭建了平台。因此,智能建筑的构想、设计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宗旨。

首先,智能建筑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信息需求、尽量给人们提供安逸、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为目的。智能建筑做到的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全新打造为人服务的建筑环境。其次,智能建筑的环保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环保对人有百利而无一害,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最后,智能建筑的系统配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多媒体信息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社会安全防范系统,社区服务与物业管理服务,街道服务与家庭智能控制服务等多种智能系统,有效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安全性。同时,还重视建筑规范,在重视对人员的防范的基础上,建设了科学的防范系统,利用先进的智能系统,增强了对业主的安全保障。

二、我国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水平不高,设计质量较低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证明,经济发达国家的智能建筑水平比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建设水平要高。我国的智能建筑建设起步晚,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智能建筑建设整体水平偏低,设计的质量也较低,这是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

在整个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设计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做好设计这一步才可能建设出高水准的智能建筑。在我国的智能建设设计中,自主研发的设计系统和设计结构较少,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例如在网络频宽的限制上,数据传输的速度与数量之间难以平衡,数量的增加和多媒体的使用,要求要有宽裕的网络信息交流空间,使得网络需要重新调整音波频率,这对技术的要求就相对高了许多。另外,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还必须考虑多种因素,满足多种设施功能建设需求,要做到环保、方便、快捷、舒适。这就给设计增加了不少难度,起步晚又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上表现出很多的不足。设计的智能建筑质量较弱,水平较低。例如在智能建筑中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数据的安全性与无缝语音与数据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就可能造成数据的连接上出现故障,无法使用较高科技的通讯工具。

(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不健全

我国智能建筑的施工规范与验收标准体现出不健全的缺陷。在我国的智能建筑建设中,在工程设计、建设规划、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质量监察、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都缺少规范的制度,特别是在工程施工和工程验收方面。规范、标准的不健全使得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没有目标,难以突破,难以达到质的飞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85.html


上一篇:水上临时栈桥施工方法浅谈
下一篇:桥梁抗震实验方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