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强度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探讨(2)
材料组成设计也称混合料设计。它是路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面层、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规定的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确定结合料的种类和数量及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除取决于路面结构层外,还与路基土类或岩性、路基土的强度和密度、路基横断面型式(填方式挖方)等有直接关系。针对不同的路基特征分别进行路面结构选择和厚度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最后一步是结构厚度计算。通常首先是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最繁忙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当量轴次,确定路面等缓和面层类型,计算设计弯沉值。然后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路段土基回弹模量值,根据本地的大宗路面材料拟定几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根据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及测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抗拉强度并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设计参数。最后再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
5路面强度及稳定性的保证措施与方法
5.1设计方面
针对不同的路基特征分别进行路面结构选择和厚度设计。首先应选用松弛性能好的优质沥青做沥青面层,对于高等级公路应采用密实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做表面层,它透水性很小,有较大的抵抗自然因素和行车作用破坏的能力,为提高表面层的抗滑性能,可以采用碎石含料接近60%的混合料,这样可以提高抗滑性能、减轻车辙、增强耐久性,其次应选用半刚性材料作为基层底基层,应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和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在这里,我们强调在设计阶段必须做原材料的调查和试验,并进行各层材料组成设计试验,以科学地确定各层材料的设计配合比,确定各层材料的设计参数,以此为设计原始资料,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路段土基回弹模量;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基层类型、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根据资料弯沉值计算计算层的厚度,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验算拉应力是否满足容许拉应力的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再重新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5.2施工方面
对于路基来说,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CBR)和填料的最大粒径应符合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填筑路基时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其压实度应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为标准提出的压实度的规定。因此,对路床,特别是上路床的土质、粒径、压实度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均匀、密实、强度高、不得有松散、软弹现象。挖方路基的路床,必须平整、密实,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压实度应分别不小于95%和不小于93%。
对于基层、底基层来说,对于材料的要求,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流程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在这里,强调指出,在施工过程中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即混合料设计中,在确定强度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选定合适的灰剂量,此灰剂量除了满足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Ra/ (l-ZaCv)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设计参数的要求,满足抗压回弹模量和抗拉强度值要求,才是最终的混合料设计结果。
6结束语
总之,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①路基完成后,顶面应进行弯沉检验,满足设计要求的土基回弹模量值。②基层、底基层材料的配合比,除了按施工规范确定的强度标准外,灰剂量的选定应满足设计时要求的设计参数③面层材料的选用和配合比设计,除了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面层也应满足设计时要求的设计参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40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