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19-04-23   |  所属分类:教育技术: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直至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创新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培养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及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科学性和高效化,最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大具体目标。

  一、实行更加宽松的教职工编制标准,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紧缺属于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部分偏远山区更严重,这些教师的工作时间紧张,并且工作量又特别大,与此同时,每天工作的时间还很长。另外校点多且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的情况,在西部地区比较普遍。进一步坚持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职工编制标准统筹,从而实行更为宽松的教职工编制标准问题就成了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特别提出建议要求根据学生学段的差异性,依照职工师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核定,把现行的义务教育学校中1:9的编制标准再度放宽,直至初中编制标准为1:13,以及小学编制标准为1:17,与此同时《规划纲要》当中也明确提出了关于需要全面化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要求,并以此来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最终以达到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基于城乡中小学教师统一编制标准的基础上,再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发展要求,特别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发展实况,面对分散以及成班率的情况,适当性倾斜其编制的标准,以此有效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编制。而根据学校的人数来安排,如果学校人数在200人以下的,可以把生员比和班员比作为核定教职工编制的有效参考数据,生员比反映了学校办学的总体状况,班员比则反映了班级师资的配备情况。依据这二者进行教师编制的配置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也是符合学校规划发展的。对于生员比每班平均不足2.5名的,可以按照资源补偿原则补齐2.5名配比的教师编制,如此一来可以有效缓解农村教师编制紧张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小学学生平均受教育的质量,以满足当地学校教育生员的具体需要,有力地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小学生的一些生理乃至心理特点根据一定的比例来给学校分配指导教师,以及适量的后勤人员。另外,寄宿生应该达到40人左右具有对应的配备,比如锅炉热水、公共厕所等等。而对一些低龄寄宿生来讲,食宿管理难度很大,既然照顾到日常,也要考虑到安全等问题,对于农村教师来讲,除了应付教学上的任务以外,还要兼任“生活老师”,任务繁重。

  二、建立面向艰苦边远地区的农村教师津贴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艰苦边远地区学校任教

  当前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有关教师的岗位工资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以及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几个部分构成,与此同时,又规定岗位工资以及薪级工资属于国家规定范围以内的执行标准工资要求,每人每月基本在1200元左右,但其它的辅助性工资的差异相对而言就要大一些。如此,主要出发点就应该放在除教师基本工资之外的绩效以及津贴上面提高教师的工资补贴。以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来看,我们需要根据国家的财力状况将偏远山区的工资补贴标准按照相当于工资的1-3倍进行发放,并且每一档的标准也可以提升到原来的2-3倍,另外还要按照高、中、低三种不同的标准来进行测算,低标准控制在120-240-360,而高标准则控制在720-1440-2160左右。具体的发放标准不应该按照教师的技术专业职务等级和工作年限时长标准来计算,而应该充分发挥实事求是的精神,依据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和工作环境确定工资补贴的额度。艰苦边远地区的农村教师理应获得更多的岗位津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让优秀的老师活得更有尊严,经济支持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义务教育的实施,实际上很好的解决了贫困偏远地区“上学难”的问题,而面对极其紧缺的教师师资力量现状,我们又不得不说,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需要加紧步伐并加大力度,紧跟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孩子成长的步伐,从而有效地解决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入学问题,为贫困学校解决迫在眉睫的一大难题。

  作者:马驷驹 李安叙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jishulw/20189.html


    上一篇:怎样有效实施地理教学
    下一篇:中职数控加工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