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通过教具设计与制作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教育技术: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是工科教学中两门重点课程,这两门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很多内容不太具体、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反映较难讲清楚;学生在理论学习时,也比较难于理解。

关键词:工科教学 ;教具;理论学习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是机电工程系的工科类专业必修课,均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相关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已经学习和掌握的机械设计理论知识,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综合能力。

当前,国内工科类高校对于《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的教学,逐渐发展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并重的状态,各地院校都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试验。

鉴于目前社会上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高和需求的具体现状,我们在思考如何缩小差距,使工科教学办出特色,如何进行突破。我院从工科教学中实践中决定从《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这两门课进行改进。

通过实际调研,考虑到工科类相关专业发展方向的现实状况,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1.进行教具的制作、用于辅助教学。2.提供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的实践条件。3.充分发挥实训车间的作用,提高利用率。4.在促进校企合作方面,进一步扩大和细化具体工作。5.逐步形成我院独具特色的教学小环境。

二.结合实际教学中疑难问题,为教改确立明确的方向

(一)立足和出发点:

1、在有效地结合工科类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知识,及应用实例基础上,认真研究独立学院,工科系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课程里难点,设计制作相对应的教学教具。降低教师讲解难度,提高学生感官认识和理解程度,同时,也是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查阅参考资料,借鉴教师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选用适用的实例,让学生参与实物教学教具的设计和制作,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增加与课程相对应的新型教具模型、复杂材料成型模型的设计和加工制造,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二)教改的目的:

1、 进行教学教具模型制作,完善机制专业和材料成型设计专业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2、 结合理论课程,完善和丰富实践教学各个环节:

(1)在丰富、完善《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的课程体系的同时,根据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该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的理论基础,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2)补充常用机床夹工装、新型构件及复杂构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3)以机械设计为主导,进行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液压传动等类别的教具设计与制作。

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 对于《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这类专业课具体做法:首先要求专业教师,接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总结相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实例,整理作为一手资料,并提出具体的教改方案,通过教研会议集体协商,总结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经验,查找和探索疑点难点,收集如何解决方案、相应文字资料和实物图片资料留下备用;

三、具体实施

1、充分利用工科院校拥有的实训设备,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教学创新设计,使教学资源的利用进一步优化。

2、结合上实践实训课的机会,有效的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内容相联系。既促进教学体系的完善,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

3、通过实践教学的创新设计,有效地使用专业软件,加强学生CAD和CAE软件实践应用能力与分析能力,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实际动手能力。

四、具体教学实践及教具制作

申请相关材料费用并购置相关物料等,做好前期工作之后,广泛深入发动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以一小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主,实训教师指导为辅,以传帮带的方式开展。

第一阶段:《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教具的图纸设计 如:模架体、棘轮机构、间歇转运机构等。

第二阶段: 《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模具设计》的加工制作 如:教师带领学生现场施工、学生自己组织加工、成型后组立成图纸要求的形状等。

技术支持:

1、充分利用院系现有的专门机械和材料成型师资教学队伍,自主设计相关教具;

2、合理安排使用已经现有的金工实训设备,包括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等设备,自行加工。

具体切入:

(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有目标、有面向、有原则、有突出。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制造业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本区域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具体做法有:

1、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jishulw/2907.html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