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有言传,更注重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关键词: 和谐 平等 交流沟通 道德 言传身教

1.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教,而学生也是被动地一味的接受,师生之间缺少平等、交流、合作等的师生关系。而今,在新课改的课堂下要求教师处于教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学的主导地位这种角色的转换,就要求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必须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和谐的关系。在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至关重要,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就会很努力地学这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老师在课堂上,对每位学生的激励或批评,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因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推动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五个方面要素

2.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随着新疆新课改的实行,那种观念陈旧、理论匮乏落后的教育观念要走下台,适应新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会取而代之。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自然,在这个新形势下,老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首先改变对学生的态度,民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和经常违纪的学生,也要耐心教育,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这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生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因为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握有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处的大权。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每个学生都有友爱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学生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所以,改善师生关系,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的主体地位。你应该在一个月内顺利地叫出他们的名字。熟悉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喜好、特长要了如指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你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待人正直、诚恳、随和,思想开放、富有激情并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可以和本班学生一起去爬爬山、到河边去打打水漂,甚至一起吃吃馆子,还经常与他们谈学习上、生活上的一些问题。我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没有辱骂过学生、没有体罚过学生,但学生对我很尊重,每逢节庆,学生给我发短信、送自制的或卡,我很感动,尤其是李贵同学家境那么贫困(母亲很早就离开了他,父亲神经又有问题,家中还有一个80多岁的爷爷,全靠他抽空余时间种庄稼、打工来养活一家人),他的爷爷国庆假期到县城打工回来,还专门给我带自己炒的花生让我尝尝,我当时就流泪了,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情谊啊!

2.3多和学生沟通

初中教育基本上就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除了平时应多和学生谈心外,尤其应注意每当学生犯错时和学生沟通的艺术,千万要冷静,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想: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对其他同学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问题普不普遍,然后才分类处理,如是较普遍的问题或影响较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怎样杜绝类似的问题出现,使全班都受一次教育。如仅是个别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宜采用个别谈话,要犯错误的学生主动找找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犯错前你是怎么想的,现在你又是怎么想的,如何保证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最后写下来保存起,时时提醒自己。对极少数品行恶劣、又不愿认错或累教不改的学生可以请家长或监护人协助教育。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破口大骂一通,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师生之间易形成对立情绪。有时,要懂得如何保留不同的意见;有时,过分争执无益于自己且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反而让人捉摸不透,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对教师而言,沟通不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词汇、合符逻辑与清楚明白的表达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在各种情境下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

2. 4要有职业道德和良心

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从事的就是育人的事业,应该有教师的职业良心,甘为"人师"、"人友"、"人范"、"人梯"的崇高义务感。"人师",乐于为师,爱岗敬业;"人友",乐与学生为友,倾心交流;"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梯",勇于奉献,甘为人梯。在人格特征上,要宽容,要善解人意,要有自信心。要善于宽容学生在成长中难以避免地出现的无知和莽撞;要善于体验学生体验到的情感,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要学会期待,对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富有信心,才能博取学生的信任,才愿意与你交往。教师应特别关心四类人:一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二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三是学习上有困难、纪律表现很差的学生;四是人际交往中的"孤星"。对这四类学生多从思想上、经济上给以适当照顾和关爱,既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又体现教师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5身教重于言传

韩愈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学校教育中,由于班主任的劳动具有示范性,他们的品德、行为随时都可能给未定型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班主任要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方面,用不言之化、行为之范感染学生追求崇高,用"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去教育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成为当之无愧的强者,去引导学生不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中而不思进取;不沉溺于失败阴影里而不能自拔。为此,我在教育实践中,采用的是积极的介入法,每天深入教室、操场,与学生滚在一起、打成一片,在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接触学生真实思想、关心学生学业成绩、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在无形中充当孩子的妈妈。在把学生的个性特长、喜怒哀乐、寒暑冷暖、信任宽容放在心间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精神饱满、身体力行;处理问题沉着果断、胸襟宽广;对待困难百折不饶、勇往直前。在用爱心温暖学生,用情绪感染学生,用行动引导学生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如在战争中,应了人和这样的有利条件一样。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够相互配合。班主任工作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成为良好班级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也一样,要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为重中之重来建立。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

2、《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8年第11期

3、《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2011年第11期

4、《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第07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xuelw/2568.html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下一篇:因势利导——文科班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