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金融市场发展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金融: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与存款准备金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要使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发挥有效作用,必须至少满足两个外部条件:第一,货币乘数应当是稳定的或者可预测的;第二,货币当局必须能够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来源,使商业银行不能轻易获得[1]。实际上,在金融市场国际化、一体化和高度发达的大环境下,货币当局要做到这两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是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二是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问题,包括金融市场高度发展下金融经济过程的不完全可测性、商业银行等主体行为的不完全可控性,以及各种金融变量关系的复杂性。

一、各种金融变量关系的复杂性分析

(一)货币乘数的复杂性

货币乘数反应货币供应总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只有准确把握货币乘数及其变动,才有利于我们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货币调控能力[2]。但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工具、网络金融、电子货币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乘数变得复杂和其规律的不可预测。这样,存款准备金制度失去了赖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条件,存款准备金这一调控宏观金融的制度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也就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既定时,货币乘数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变量,只有对货币乘数能够预测,中央银行才能对货币供应量加以调控,对货币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通货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电子货币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和银行超额准备金率[3]。而金融发展与创新使这几个因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设D代表活期存款,E代表电子货币存款账户,T代表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r[,d]和r[,t]分别代表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电子货币账户的法定准备金率规定为r[,d],r[,e]代表超额准备金率。电子货币存款账户与活期存款账户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将它们合称为存款账户,用Z表示。

以K代表通货与存款账户的存款之比,即C=KZ,t代表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与存款账户的存款之比,即T=tZ;d代表电子货币存款与存款账户的存款之比,即E=dZ,则活期存款账户存款与存款账户的存款之比为(1-d),即D=(1-d)Z。整个存款系统的准备金总额(以R代表)就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

{MF1q619.jpg}

其中,M[,1]为狭义货币,M[,2]为广义货币(这里假定M[,2]等于M[,1]加上定期存款),m[,1]为狭义货币乘数,m[,2]为广义货币乘数(对公式进行变形,通过让其中一个变量变化,而让其他所有变量都不变,可推导出各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具体推导过程略)。

在这些因素中,m[,1]与r[,d]、r[,t]、r[,e]、k均呈负相关,m[,2]、与r[,d]、r[,t]、r[,e]、k均呈负相关,与t呈正相关。这里k和t由社会公众决定,r[,d]、r[,t]由中央银行决定,r[,e]由商业银行决定,由此可见,货币乘数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共同决定的。

综上所述,有表1所示:

{MF1q620.jpg}

{MF1q621.jpg}

所以,随着流通领域中现金的减少,货币乘数m[,1]和m[,2]将变大。但是,由于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毕竟有多个,货币乘数的最终变化要取决于各个因素的综合制衡。因此,影响货币乘数的各个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其复杂性,会使货币乘数的准确测度和控制变得不再可能。

(二)基础货币的虚拟性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度以控制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一个特殊的货币层次,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必须有确定的基础货币量,它是由流通中的现金M[,0]和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两部分构成,即B=M[,0]+R[4]。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创新中涌现了大量货币性极强的新型工具,如MMMFs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DAs货币市场存款账户、CDs及超级NOW账户等均具有良好的支付功能和变现功能[5];另外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电子化和支付清算系统的改革,缩小了现金的使用范围;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和证券化趋势,使得介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金融工具大量增加,这些新型的金融工具是对原有金融资产流动性、盈利性的重新组合,获得了交易支付便利。当所有这些交易支付工具不断增多、完善和成熟,成为新形式的现金货币,加入基础货币行列时,则可能使得基础货币虚拟化[6]。这样就使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变得更为困难。

(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不可测性和不可控性

我国目前是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般来说,中介目标应具有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等特点,能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良好地适应,即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易于货币管理当局所控制[7]。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大因素,根据乔顿模型[8]:M[,1]=Bm[,1],M[,2]=Bm[,2],由前述我们已经知道,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都变得复杂化和不可预测,因而金融市场的发展改变了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对控制货币总量并对经济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日趋减弱。

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不可测性。金融创新模糊了可作为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的定义或含义,并使中央银行越来越难以观察、监测和分析。其典型的表现便是造成货币总量定义的模糊局面。金融创新使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打乱了原有的货币定义中的界限。界定M[,1]、M[,2]、M[,3]等不同层次货币的内涵十分困难,特别是创新的持续化使得货币的概念得以不断扩展。中央银行虽然也花费了大量精力试图严格界定货币量的定义,划分层次,但终因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而降低了这种努力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ronglw/1099.html


上一篇:工程造价师论文发表浅析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下一篇:我国铜类股票与铜期货价格的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