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金融市场发展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影响(3)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金融: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另外,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到来,浮动汇率制将成为所有国家汇率制度的最佳选择,自由外汇管理体制也会成为所有国家的最优管理模式,贸易额也会大大增加,这样,货币乘数、基础货币也会由于国际收支状况的不同而变得不稳定和不可测[12]。比如国内厂商出口商品获得外汇收入,在自由外汇管理体制下,允许人们自由持有外汇资产,本外币实现自由兑换,这时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进而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人们持有外汇资产的意愿和商业银行的决策偏好。设定B[,0]为在国际收支均衡时的国内基础货币供应量;r为法定存款准备率(为简化,假定定期和活期存款准备率同一),r[,e]表示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率。假定在模型中没有现金漏损率,则货币乘数值为m=1/(r+r[,e])。设国际收支顺差中(以均衡的国际收支向顺差变动为例),人们愿以比例c(0≤c≤1)持有因对外贸易所获得的外汇,将其余(1-c)部分的外汇资产卖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按汇价为其开出本币支票,从而减少了自己的准备金。为恢复其应有的准备金数额,商业银行用其超额准备部分弥补b比例的准备金减少额,剩下的相当于(1-b)比例的准备金缺口的外汇资产卖给中央银行来弥补。设原来的超额准备金量为E,银行存款总量为D,F(以外币计值)表示国际收支顺差额度,e表示汇价。

此时,超额准备率变为:

{MF1q622.jpg}

若c=0,即人们不持有外汇资产,而将其因对外贸易所获得的外汇资产全部卖给商业银行,上述几式就变成了:

{MF1q623.jpg}

由以上可以看出,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取决于b、c两个变数,即取决于商业银行弥补本币准备金的减少(因兑换外币而减少)而动用超额准备的比例(b),和人们持有外币的意愿(c)。国际收支状况是否会引起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就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决策偏好和人们持有外汇资产的意愿,人们持有外汇资产的意愿越强烈(即c值越大),国际收支状况对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的影响就越小。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商业银行的决策偏好和人们持有外汇资产的意愿都是不断变化而不易被人们所测度的。所以,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这两个变量都因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变得复杂和不稳定,货币当局也就不可能对其进行准确测度和估计,而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就是必须有稳定的或可测度的货币乘数及基础货币。这样,因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使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也就大大降低。

四、结论

存款准备金制度从其早期的维持流动性和为财政筹资到它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再到它退出日常的货币政策工具,回归到最初的保证支付的原始职能,直至其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都可以在经济和金融层面上找到其深刻的原因。从世界各国看,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由低到无,由较多档次到较少档次的变化,这实际上反映了各国对待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态度及相应的操作转变。金融创新及市场迅猛发展的影响使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渐渐失效,也由于其它更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公开市场业务的引入,使各国顺其自然的放弃利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金融调控。理论上,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是其不断适应新的经济金融变化的结果。存款准备金制度随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而产生,随经济金融形势的进一步发展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也会循着这一轨迹演进。

【参考文献】

[1]课题组.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J]. 西南金融,2001,(2).

[2]陈柳钦. 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5).

[3]John F. Marshall & Vipul K. Bansal. Financial Engineering. Allyn & bacon Inc, 1992.

[4]李心丹,刘红忠. 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分析[J]. 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5]陈柳钦.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3).

[6]樊玉红,王晶.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2002,(1).

[7]BIS. 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Ban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oney, BIS, Oct, 1996.

[8]周升业,曾康霖. 货币银行学[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9]张新宇. 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及对策[J]. 工作研究,2001,(3).

[10]周好文. 我国商业银行支付能力分析[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5).

[11]侯广庆. 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

[12]钱小安.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N]. 金融时报,2000-07-1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ronglw/1099.html


上一篇:工程造价师论文发表浅析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下一篇:我国铜类股票与铜期货价格的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