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方法(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机械: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⑹采用预钻孔法时,严格控制钻孔垂直度。
4.桩身破坏:
原因分析:
⑴施工过程中由于斜桩现象的出现或桩端、送桩杆不平整导致桩端应力集中,使桩帽滑落或桩头爆裂。
⑵桩机施工压力值超高。
⑶桩机施工过程中桩机擅自移动机架进行校正桩位、桩身垂直度,导致桩身断裂;施工结束后人工凿桩野蛮施工以及桩机施工后不合理的土方开挖。
防治方法:
⑴选用桩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控制桩身的垂直度,避免斜桩的发生。
⑵控制好桩机施工终止条件,对纯摩擦桩,终止条件宜以设计桩长为控制条件;对长度大于21m的端承摩擦桩,宜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终压力值作对照;对长14—21m静压桩,应以终压力达满载值为控制条件,开挖后采用截桩处理;当压力值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桩顶标高已达到设计标高,宜继续送桩(1m范围内),直至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施工结束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出具处理方案。
⑶桩机施工结束后合理的进行土方开挖以及凿桩施工,必须强调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与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桩基成功的关键,施工过程中要慎之又慎。
施工中发生桩身破坏,宜采用小应变等有效的手段检测桩身情况,确定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静.浅谈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
[2] 王瑞辉.浅析某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1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