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强混凝土的技术特性
摘要:高强混凝土在现在的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探讨高强度混凝土的技术特性。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 技术特性
前言:在很长的时期里,人们为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不懈地努力。直至20世纪40年代,正式提出高强混凝土并确立为主攻方向,至今已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
在初始阶段,为获得混凝土的高强度,曾囿于采用高强度水泥与减小水灰比的技术路线。由于当时尚无减水剂,而是靠增加水泥浆即过量的水泥来获得低塑性拌和物,或靠强力搅拌、强力振捣来生产干硬性混凝土。如此作法带来的种种不利,限制了高强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温凝土高强化的第二阶段,皆因减水剂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利用减水剂的减水效果,配制水灰比很小且流动性很大的混凝土己相当容易,从而加快发展高强混凝土的进程。
目前,混凝土的高强化已处在第三阶段,主要是通过加入化学外加剂的同时,加入优质矿物掺和料,以此来全面改进高强混凝土的性能。
1.高强混凝土的技术特性
1.1 高强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1.1 水泥
由于高强混凝土需要加入高效外加剂和优质矿物掺和料,因此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按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同,应尽可能采用高的,一般不能低于42.5级。所选水泥的质量要稳定,各项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应避免有过大波动。
1.1.2 集料
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粒型理想和有害物含量低的集料。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对于C60级的混凝土不应大于31.5mm,对于大于C60级的混凝土不应大于25mm。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0%,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其他质量超标应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1.1.3 外加剂
减水剂是高强混凝土的特征组分,宜采用减水率在20%以上的高效减水剂,如聚羧酸盐类和氨基磺酸盐类新型高效减水剂。由于复合型减水剂发展很快,应根据工程环境、结构条件及施工方法等要求,选用适宜的品种,如缓凝高效减水剂,高强混凝土泵送剂等。
1.1.4 矿物掺和料
优质的矿物掺和料,已作为高强混凝土的必加组分。具有一定细度和活性的矿物类掺和料,在加入的新拌混凝土中,能调整水泥颗粒级配,起到增密、增塑、减水效果和火山灰效应,尤其是改善了凝胶体与集料的界面相结构,提高界面的效能。这些都对混凝土的增强和改性起到重要作用。
优质矿物掺和料的资源丰富,目前已发布国家标准的产品有:磨细矿渣、磨细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和硅灰四种。这些专门加工、性能达标的产品,不同于一般用的掺和料,现已正名为矿物外加剂。
加入品种、成分或掺量不同的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的增强、改性会有较大差异,应按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其他性能的要求慎重选择,并通过试验确定。许多研究成果表明,采用一种以上的矿物掺和料,比单一使用有更加明显的效能。
1.2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特点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以下主要特点。
1.2.1 水胶比低
水胶比是指混凝土的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用量的质量比;其中胶凝材料总用量,是指水泥用量与所加矿物掺和料用量之和。在一般情况下,高强混凝土的水胶比在0.25~0.46之间,是按经验选用后通过试配确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中的水灰比公式,已不适合高强混凝土。
1.2.2 胶疑材料的用量大
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一般为340~450 kg/m³,而矿物掺和料的用量,因品种和加入意图不同会有很大差异,若按加入上述水泥用量的15%估计,已达到50~70kg/m³。为避免胶凝材料用量过大带来负面影响,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 kg/m³;胶凝材料的用量不应大于600 kg/m³。
1.2.3 用水量低
为防止高强温凝土的胶凝材料过量,多采用尽可能低的用水量,一般在120~160kg/m³。应根据混凝土对流动性要求、原材料品种和配制强度等不同,通过试配确定低用水量。
1.2.4 要适度加大砂率
高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大,砂率应相对加大,但过大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及弹性模量,以及加大干缩等。在一般情况下,高强混凝土的砂率在36%~41%之间,应根据确定砂率的诸多要素选取,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最佳值。
1.3 高强混凝土的特性
相对普通混凝土而言,高强混凝土具有下列明显特性。
1.3.1 早期强度增进快
由于高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较多,水泥的强度等级较高,以及采用高效减水剂等原故,其强度的增进率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早期、中期都较快,而后期则较慢。
上述特性,许多对比试验的结果得以具体印证。在同样标推养护条件下,两种混凝土以各自的28d抗压强度为基准,测得3d抗压强度:普通混凝土达到25%~30%,高强混凝土则可达到60%~80%;测得7d抗压强度:普通混凝土为50%~70%,而高强混凝土可为87%~93%。
1.3.2 拉压比和折压比降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2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