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2)
四、冬季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调整相应的配合比。
(1)选择能产生较大水化热较多的早强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在反应中产生的水化热能够及时补充在新浇筑混凝土构件中产生的热量损失。
(2)可以再混凝土中添加引气剂。这样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增大了水泥浆的体积,进而起到了提高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以及保水性的特点。
(3)混凝土拌合时选用高效减水剂可用于降低水灰比,当混凝土中水分减少,新浇筑的混凝土构件中可能不包含或只包含少量的可冻水。
(4)在拌和的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防冻剂。
2.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比例。
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各原材料之间的拌合比例,这样能够起到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骨料含水量的目的。
3.快速运输混凝土。
合理选择搅拌机的摆放位置,缩短混凝土的运输距离;优化运输路线进而起到缩短运输时间的目的。还可以采取优化选择运输车辆的形式、容量以及选用相应的保温覆盖材料等措施。
4.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正确选择混凝土振捣方式以及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
5.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方法。
可以采取外加热的方法,外加热法适用于混凝土构件厚度不是很大,而且施工现场的气温在零下 15℃以下的施工环境。这种方法会对施工现场周围空气进行相应的加热,从而达到保持混凝土周围环境温度维持基本恒定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取直接加热构件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促使混凝土在处于正常温度的条件下产生构件的硬化。可以选用火炉、蒸汽、暖棚以及红外线灯加热方法。
6.严格控制拆模的条件。
混凝土模板拆除工作应尽量选择在白天进行,如果环境气温有大幅降温,则不适宜于拆模。模板和保温层的拆除工作的进行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二是,混凝土构件冷却到5℃以下。拆模后,构件应及时进行覆盖工作,从而达到防止构件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引起构件的开裂现象。
【参 考 文 献】
[1]李继业.混凝土配制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李伟.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8):9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2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