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本文浅析煤矿物资成本概况、物资供应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物资供应;成本;管理模式;建议
一、煤矿物资成本概况
煤矿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包括物质消耗、劳动消耗、费用开支等。建井初期,需要购进大量的生产物资。进行成本控制时,因前期的投资折旧摊消、工资及水电费用,基本比较固定和稳定,生产物资却受到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及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且变化快。保障物资供应对煤炭生产持续、高效、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其实物资供应不仅是满足,更重要的是如何以最低成本、最少消耗、最大保证组织供应,与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关,有的看作\"第三利润源泉\"。因此,煤矿物资供应管理实质上就是为生产服务,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起着很大作用。
二、当前煤矿物资供应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煤矿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但许多煤矿还未能完全适应新形势,计划经济模式仍在运行。转型过程中,物资供应管理在某段时期内产生混乱局面。
1、管理体制。煤矿物资供应管理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逐步对外开放。先进的管理模式、手段、经营理念正逐步引入,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目前重点煤炭企业集团物资供应管理体制也处在摸索阶段,缺少统一管理模式。这种物资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形式:①煤炭企业集团成立物资供应公司,煤矿注入一定量流动资金,由供应公司负责采购生产所需物资,然后再供应给各矿等,其关系是经营买卖关系。物资供应公司不负责管理,管理工作则由消耗单位自身负责。物资供应公司职工的工资及费用从材料加价收入中解决。②不少集团公司设有供应处和物资供应公司。供应管理则与经营分离,前者从事物资供应的管理,后者从事具体供应工作。③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处为职能部门,只负责采购与供应工作,其工资及经营费用通过集团拨付,或通过材料加价解决。④一般设置一个机构挂两块牌子(物资供应处、物资供应公司),一起办公,既负责采购和供应,又负责管理。⑤煤矿的物资供应站,则隶属物资供应公司,人员由原来的供应科室组成,负责本片区物资采购、供应及管理,经费由集团公司拨付。本煤矿的物资供应科(物管科等),只负责对本矿的物资发放、管理等工作。
2、问题与分析。在煤矿物资供应管理体制上,经过以上的现状分析,以及从对生产管理的作用上看,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为满足和适应煤矿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有必要对物资供应管理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力求应用科学先进的物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物资供应管理体系,保障物资供应在煤矿安全、经济、及时、配套、均衡中运行。
煤矿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寻求生存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前国家重点煤矿的物资供应及仓储等做过统一规范和管理,近几年管理体制没有一个比较合理、规范的模式,企业只能在改革中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行管理模式。显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①未做好服务管理定位,职工积极性不高;②储备资金大幅度上升;③物资供应管理、仓储管理滑坡;④材料消耗增加,吨煤材料费逐年上升;⑤质次价高、账目不清、计划混乱;⑥应急、特种储备不足;⑦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手段;⑧多头采购,重复采购;⑨物资采购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⑩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不完善,管理成本较高。
三、管理模式的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我们认为应对现行的物资供应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为此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1、\"三集中、三分离、三加强\"的物流管理模式亟待建立。可根据供应链管理原理,通过物流再造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行\"三集中\"(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三分离\"(市场采购权、监督考核权、质量检验权)、\"三加强\"(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加强采购合同管理、加强消耗定额管理)的管理模式,并在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中央储备、大区布点、集中配送、信息平台\"的矿区现代物流管理服务体系。
改革物流模式,重组整合内部物流管理方面的入、财、物资源,明确各方管理职能、职责,达到各司其职、相互制约、高效运作目标。改变两级采购、两级储备为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的方式。切实把物资公司作为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实现集中采购、储备、配送,并统一结算,降低物流费用,提供高效、快捷服务。使用单位只作为成本管理中心,对物资需求计划的进行编制,对材料费进行控制,对消耗进行消耗定额现场及材料成本管理。集团公司应进一步明确质量技术监督的职责,对采购物资质量、计量管理、监督检测和资质证件的审查等,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合格、证件完备、安全可靠。物流管理部门负责调查研究、制定政策、协调仲裁内部物流纠纷,对物资计划、采购渠道、合同、价格、储备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强化考核。同时要建立健全与高度垄断的物流体制相配套的制约机制,即市场采购权、监督考核权、质量检验权\"三权\"分立。
2、建立配送中心,实现集中配送。根据当月生产经营任务、需求计划,并结合生产消耗规律,定期进行物资配送。急需物资,随时配送、集中配送。专门的配送中心应配备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并进行微机管理,实行全天候承诺服务。组建汽车联运公司,承办国家三级营运资质,开展集团公司内部及外部的联运业务,实现储运专业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kuangyelw/42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