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最权威的论文网站临床治疗小儿腹泻

发布时间:2015-04-01   |  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关键词】最权威的论文网站,小儿腹泻,治疗

  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急性腹泻是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全世界仍然有超过150万的5岁以下儿童死于急性腹泻,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2.01次,其病死率为0.51%。因此,对儿童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儿,男24例,女11例;年龄9天~11岁,其中0~1岁24例,1~2岁5例,2~3岁3例,>3岁3例;发病季节:1~3月份6例,4~6月份11例,7~9月份15例,10~12月份3例。住院1~14天,平均6.3天。诊断为急性小儿腹泻18例,合并脱水4例,合并呼吸道感染1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轻度营养缺铁性贫血1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人均有食欲不振、呕吐、大便次数增多,4~10次/d,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奶瓣及泡沫。其中12例病人伴发热,体温38℃,精神不振伴烦躁,皮肤弹性略差。

  2 药物治疗

  根据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和部分细菌性腹泻有自愈倾向的特点,WHO提出90%的腹泻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国内专家提出大约70%的腹泻病不需要也不应该用抗生素,抗生素仅适用于侵袭性细菌感染的患儿(约30%)。喹诺酮类药是治疗腹泻抗生素的首选药物,由于动物实验发现此类药物可致胚胎关节软骨损伤,因此建议对儿童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周)。腹泻的病原菌普遍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氧头孢烯类抗生素敏感,包括治疗最为困难的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及志贺菌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但价格贵,需注射给药。氨基糖苷类临床疗效仅次于第三代头孢菌素与环丙沙星,但对儿童不良反应大,主要为肾及耳神经损害,庆大霉素已很少应用。6岁以下患儿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空肠弯曲菌肠炎,红霉素是治疗的首选药。隐孢子虫肠炎应口服大蒜素片。真菌性肠炎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或克霉唑。假膜性肠炎停原用抗生素,选用甲硝唑、万古霉素和利福平口服。

  3 讨论

  有多种病因、多种因素所致,分内在因素、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三类。

  内在因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时期,胃酸及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较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不易适应食物的质和量,且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婴幼儿时期免疫功能相对不够成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胃肠屏障功能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肠排空较快,对感染因素防御能力差。另外,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拮抗能力弱,人工喂养者食物中缺乏母乳含有的大量免疫物质,且食物和食具污染机会较多,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体液分布特点,婴儿细胞间质液较多,且水代谢旺盛,肾功能调节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感染因素,肠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肠道外感染,儿童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腹泻,这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所致。

  非感染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多、过早喂哺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气候的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一些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先天性氯化物性腹泻、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胰腺囊性纤维性变和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泻。对牛奶蛋白过敏者,吃牛乳后48 h发生水样泻。

  目前对轮状病毒研究较多。轮状病毒侵犯小肠上部,严重者累及整个小肠。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细胞变性,微绒毛肿胀、不规则,从而使受累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很快脱落。小肠隐窝部立方上皮细胞(分泌细胞)不受损害,增殖上移修复受损的黏膜上皮,但新生的上皮细胞不够成熟,其酶活性和转运功能较差。由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造成吸收面积减少,使水和电解质吸收减少,而且绒毛裸露,造成水、电解质回渗,导致腹泻;微绒毛上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降低,造成双糖(乳糖)吸收障碍,不能分解的营养物质在肠腔内滞留,被肠道细菌分解,增加肠内渗透压,使水进入肠腔,导致腹泻加重。钠-葡萄糖偶联转运机制发生障碍,进一步造成水、电解质吸收减少,成水样便。近来国外研究发现,轮状病毒上的非结构蛋白NSP4引起类似于细菌毒素的作用,导致分泌性腹泻。

  参 考 文 献

  [1]方鹤松,段怒诚,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疗标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inchuangyixuelw/13887.html


上一篇:新闻出版署期刊医学论文发表预防脑瘫的对策
下一篇:期刊论文网外科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