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为导向毕业实习要求及考核
文章根据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探讨了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实习的组织及指导问题。构建了毕业实习与毕业要求指标的支撑关系,提出了如何规范毕业实习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如何进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并以及持续改进,并给出相关例子。
关键词:毕业实习;产出导向;水资源工程
毕业实习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从事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提升专业认知,为完成后续的毕业设计(论文)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由于社会、学校、学生各方面的原因,近年来本科毕业实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1][2]。本文从产出导向的角度分析如何改善水资源专业的毕业实习效果。
一、产出为导向的毕业要求指标与毕业实习的支撑关系
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是工程教育的基本理念,即以毕业生实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和指导教学[3]。具体地讲,就是将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分解为若干毕业要求,再建立起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从而使每个教学环节都与培养目标相关,并能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定量评价教学效果,实现持续改进的目的。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毕业生应该在工程知识、设计、研究、职业规范、终身学习等12个方面达到毕业要求。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特色将这12项指标进一步分解为分指标,并且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每个毕业要求分指标都受到多门课程的支撑,同时每门课程支撑不同的毕业要求分指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水利行业的基础性专业,在环保、国土、农业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济南大学是山东省高等学校中最早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校之一,专业定位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按照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本专业的毕业设计所支撑的毕业要求为指标6工程与社会、指标8职业规范、指标12终身学习之下的三个细化指标:分指标6-1:具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分指标8-2:理解工程伦理的理念,认识水资源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能在工程实践中能遵守;分指标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渠道,持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
二、毕业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为了能够实现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本专业的毕业实习应在内容和要求上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规范。1.安排好实习单位。目前实习单位的安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实习,一种是分散实习。集中实习是由学院统一安排到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实习,或者由教师给学生联系实习单位。集中安排的实习单位必须从事水资源、水环境工作的管理机关、科研院所、设计公司、工程公司等。分散实习是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分散实习的学生,实习单位可以适当放宽到土木、农业、环保等相关行业。另外,从国家到学校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有些学生利用实习的实践开展自主创业活动,其实习单位可进一步放宽,但必须有所限制,避免学生借口自主创业逃避实习,比如规定自主创业的学生必须在大学1-3年级参加过的“挑战杯”等课外科创活动,并获得过奖励或申请有专利。相比而言,集中实习的实习单位一般比分散实习有保证,但由于就业形势、学生家庭背景、个人志向等多方原因,分散实习在目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严格分散实习的审查,并在整体上控制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的比例。2.明确教师责任。包括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由于各单位当前的业务工作都很繁忙,加之实习单位并不是教育机构,校外导师的指导效果不好保证。因此,校内导师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了解实习单位与学校的不同,不能有消极等待的思想,要多留心、多观察、注意人际关系;其次校内教师要与校外教师沟通,使其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理解毕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从而有目的地安排岗位任务、指导学生工作,并且在实习结束时给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3.监督实习过程。学生在实习单位应当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由于学生的业务能力还比较欠缺,一般情况下,只能从事一些辅助性的简单工作,可能比较烦琐或者技术含量不够,有时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所以在实习的过程中,校内导师要与校外导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和心理状态,一方面协调学生的工作安排,另一方面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实际工作面临的问题,保证其获得进步。另外,除了技术工作,实习单位也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了解单位的经营理念、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使其充分认识职业特征和对从业工程师的要求。4.实习成果。学生实习结束要提交实习成果,主要包括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两部分。实习笔记用来记录实习的经历,记清时间、地点、事件和试验数据等信息,原则上每个工作日都要有记录。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工作的全面总结,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学生在单位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工作,要完整地描述工作目的、任务、过程和结果。其次,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学生应写出自己的实习体会,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如何通过工程实践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特征和对社会的意义,以及作为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第二,按照工程师的从业要求,分析自身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不足,对如何在毕业五年左右达到此要求做出规划,并思考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如何持续地进步和发展。
三、考核及成绩评定
学生毕业实习应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在单位的表现,结果性考核主要依据实习报告和实习笔记。所以学生成绩分为三部分:校外实习单位的评分、实习笔记的评分和实习报告的评分。实习单位的评分由校外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人事部门给出,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的评分由校内指导教师给出。各项评分都采用百分制,指导教师在评分的时候,要对应毕业要求指标分项打分,并在评语中简明扼要地说明,以便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定量的评价和持续改进。毕业成绩的计算方法是各考核环节的得分乘以该环节在总分中的权重后再累加。毕业要求的达成度的计算方法是用支撑某毕业要求的各考核环节的平均评分加权后乘以支撑程度后再累加得到。比如各考核环节的权重、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以及某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各项得分平均值如下表所示,相应地可以计算出各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结果见下表最后一行。从结果可以看出,三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均在0.6以上,只是其中第三项,即分指标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渠道,持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达成度偏低一些,应该在以后的毕业实习指导工作中予以加强。四、结语工科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实习仅关系到后续的毕业设计(论文),而且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尽快适应社会。以产出为导向对毕业实习进行组织、指导和考核,能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并且能对实习的结果进行分项考核以实现持续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房静.高校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150-152.
[2]张维延.大学生毕业实习中的问题与思考———基于苏州大学2014届毕业生的调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6):119-121.
[3]谭文发,周英,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OBE教育理念的借鉴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杂志,2019,6(7):28-30.
作者:孔珂 赵强 单位: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renliziyuanlw/212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