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图书管理论文投稿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功能与发展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5-11-20   |  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图书管理论文投稿发表了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功能与发展对策探析,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让人民更加方面的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推动我国社会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图书管理论文投稿

关键词:图书管理论文投稿,移动数字图书馆

目前,全球移动3G联网人数已达到4.85亿,普及率超过11%,传统互联网网民正在向手机网民渗透,移动互联网呈现巨大发展潜力。在此背景下,移动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引起全球相关领域的关注。借助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PDA),以无线接入的方式接收图书馆提供的服务[2],使知识存贮与访问更大程度地摆脱时空限制,推动知识传播,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

一、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确保“图书馆五定律”的实现

移动数字图书馆借助移动互联网使图书馆资源摆脱地域限制,扩大用户范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图书馆中的每一种资源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知己”的图书馆第一定律;能保证每位移动用户实现“有书可读”,实现“每个读者有其书”的图书馆第二定律;通过“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技术,根据每位读者的兴趣爱好和研究领域为其推荐合适的书籍,实现“每本书必有其读者”的图书馆第三定律;基于地理定位,可以为读者呈现并引导附近的书店、报刊亭、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可以在线查询这些信息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投入,实现“节省读者的时间”的图书馆第四定律;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移动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图书馆第五定律。

(二)有利于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改变

移动数字图书馆对接传统图书馆,能够借助移动网络、智能终端、移动定位、手机支付等现代技术,实现传统馆藏资源查询、借阅、参考咨询,对数字馆藏资源的阅读、下载、分析以及地图引导、自助缴费等功能,突破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时空限制,延伸与拓展其服务范围和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变革。

(三)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发展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使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开放式学习、随时随地学习等学习模式社会化,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

二、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分析

(一)实现传统图书馆功能的移动化

1.电子图书在线阅读和下载功能。移动数字图书馆能够实现和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对接,使广大读者用户不用辛苦到图书馆就可获得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直接在移动设备上进行阅读;甚至可以不用注册和登陆,只需要点击选择“在线阅读”或“下载”想要阅读的书籍,片刻之后就获得书籍的电子版本进行阅读。由于数字资源的可复制性,众多读者可同时学习同一本书籍,所以,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在线和下载阅读功能是移动数字图书馆得以存在的基本保证。

2.图书借阅、续借和约借功能。每一个使用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用户都可以注册自己的登录账号,其功能相当于传统图书馆的借阅证。用户在移动端登录账号后即可查看个人注册信息、借阅记录和书签等信息,可以进行在线查询馆藏书籍、图书馆藏位置信息,实现对实体图书的预约和续借功能,在一定时间内可随时到图书馆领取已经借阅的图书,可免除人们到图书馆排队等候的时间,节省读者的时间。

3.到期提醒、催还通知功能。通过移动数字图书馆,可向读者用户发布“到期提醒”和“图书归还”通知,或者和移动运营商合作,对借阅到期的用户进行短信通知,以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归还率,改变传统图书馆没有有效催还图书资料的机制。

4.新闻通告功能。传统图书馆通常在网站、LED电子屏幕等平台上告知人们即将要举办的一些文化传播、大型讲座等活动,宣传效果有限。通过移动数字图书馆,可直接通过短信向移动客户端进行新闻发布,使传播信息的受众范围更大,保证了文化活动能够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二)高效智能化学习方式的实现

1.丰富的学习资源。移动数字图书馆能够依托实体馆藏的数字信息资源,借助现代化的移动设备和高速的移动网络、Wifi网络,在移动客户端实现图书、报纸、杂志、音乐、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数字资源的阅读,保证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能够获得和网络图书馆均等的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移动化。

2.多维度的信息分类。传统图书馆大都采用“中图法”作为基本分类方法,分类过于单一,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维模式有较大不同。而移动数字图书馆对数字信息可实现多维度分类,使用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ehuixuelw/15776.html


上一篇:社会工作论文征稿完善我国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化探析
下一篇:物业管理论文房地产物业管理纠纷的现状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