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经济管理评职范文浅析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市场营销: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合肥、芜湖、蚌埠都有自己的创新特色。区域内聚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40、41研究所,水泥设计研究院,通用机械研究所,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等一大批高层次的大学和科研单位。在汽车及工程机械产业方面,拥有芜湖奇瑞、合肥江淮汽车、合力叉车等自主品牌。奇瑞被称为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2007年轿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在资源深加工方面,蚌埠丰原集团运用玉米粉直接发酵生产柠檬酸专利技术,已形成年加工360万吨玉米的生产能力,柠檬酸系列产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第一位。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研发上,也取得阶段性突破。芜湖海螺集团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日产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成为亚洲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在语音合成方面,合肥中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核心技术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在多语种语音合成、口语评测等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发展意义上来说,合肥、芜湖、蚌埠应该是先行示范的三个市,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实验区应该不仅仅包括合、芜、蚌三市,而是整个安徽省核心创新资源整合形成的区域创新品牌,是安徽省最具含金量、最富正面影响力的新符号。

  4 皖江城市带模式——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过程和现象。

  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进入了区域经济发展整合的关键时期。皖江城市带模式可以说是更大范围内的一体化模式,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导向,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着力点在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规划引导,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适应安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发展模式。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规划,也是目前国家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示范区,可以真正实现安徽从\"一圈两群\"走向更大范围的融合发展,可以进一步强化以合肥为核心带动全省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促进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皖北城市群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等经济板块的相互衔接和联动发展,推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努力培育出更大体量、更具影响的经济板块,为安徽加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 长江中游城市群模式: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区域一体化模式)

  2013年2月23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在武汉举行首届会商会,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市市委书记出席会商会,四市市长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暨长沙、合肥、南昌、武汉战略合作协议(武汉共识)》,本着\"平等协商、协调互动、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在交通、产业、农业、水利、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进行合作,共谋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第四极\"。

  在基础交通领域,四个省会城市之间,希望构建\"2小时城际交通圈\"。根据达成的交通合作协议,四市将以武广、合武、京九、沪昆、昌吉赣等客运专线为主体,加快推进四省会城市间高铁、城际铁路等快速通道建设,研究建设长沙-南昌、九江-合肥、武汉-九江城际铁路及合武高铁改造等项目,使四省会城市间形成环状快速铁路网,从而建成四省会城市2小时互达经济圈。

  在旅游产业领域,四城市即将展开旅游产业一体化合作。根据协议,四市旅游局将依托岳麓山、巢湖、滕王阁、黄鹤楼等著名旅游区(点),以武合高铁和京广高铁为骨干,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共建长江旅游黄金带和中部高铁旅游协作区。

  在产业经济领域,四省计划建立\"煤电保障共赢机制\"。初步框架是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来推动的煤电保障共赢合作机制,充分利用长江水道,共同推进与拓宽水运电煤,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输煤输电通道建设,改善四市能源供给结构,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个省会城市,主动探索长江中游结合部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之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符合国家推进中西部崛起的长远战略。\"中四角\"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的创新突破。

  结语

  敢走新路,敢破难题,安徽省积极探索推进经济圈、城市带建设的新思路,究其到底那一种模式更有效,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政府、市场、创新三要素之间的互动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安徽积极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区域合作,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加强与中部地区的对接,扩大与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等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密切与西部地区的联系,最终的目的是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淮同城化总体规划研究(2008-2020).2008年

  [2]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2010年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ichangyingxiaolw/101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舟山渔产品绿色营销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