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姚安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践与成效(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水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2加强监督、行政执法力度

姚安县在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中,对开发建设项目加强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内进行的开发建设类等项目,必须由中介机构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在编制完成后报送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后,由开发单位业主提出书面申请,报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审批。二是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照各自的职能,严格把关,做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内的"三同时"工作,切实把水土保持方案列为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从源头上把好关,开发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落实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3实施封禁治理

对疏林地、幼林地为主要流失地块的轻度流失区通过封育保护,尽快遏制水土流失,大面积地进行生态修复,加快治理进度。1是制定了《姚安县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管理规定》,严禁采伐林木,严禁放牧,严禁毁林开地,严禁采药、采树脂、掘根、剥树皮等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并明确了违反规定的处罚办法;2是建立工程区县、乡、村、组四级管护责任制和管护网络,落实封育管护人员等措施,加强工程区疏幼林地的封育管护工作;3是建立生态修复工程封禁碑、设立封禁桩等封禁标志,明确封禁内容、范围;4是制定了"三定三统一"制度(定轮伐树种、定奖惩、定轮伐负责专人,统一轮伐时间、统一轮伐地点、统一轮伐采伐量)的办法,做到合理而有限度地利用森林资源,解决部分群众能源问题。

2.4实施退耕还林和补植补造:

对工程区内坡度≥25°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种植经济果木林,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对工程区内疏林地,进行补植补造,增加地表覆盖度。

2.5实施辅助措施:

(1)通过建设和改造基本农田,增加粮食单产,解决吃饭问题;(2)通过建设沼气池、节柴灶,推广太阳能、以电煤代柴、生食饲养等节能措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缓解了封禁治理与生活用烧柴的矛盾,确保封禁治理措施封得住、管得好;(3)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生态自我修复。鼓励农民种植经济蔬菜,在退耕还林地块鼓励种植蚕桑经济林、板栗、核桃等果木林,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封禁治理。

2.6进行监测评价:

为评价生态修复工程的成效,提高生态修复工程科技含量,姚安县与西南林学院合作,在生态修复工程区建立疏林、幼林和坡耕地监测点,建设径流观测场,充分利用他们的技术力量、技术手段在生态修复区开展植物群落变化、林草生长量变化、土壤肥力变化、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量变化等方面的监测评价。

3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成效

姚安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修复面积138.20km2,其中:封禁治理134.73km2,退耕还林1.40km2,疏林补植2.07m2,节柴灶2500眼,建设沼气池650口,完成土石方51.60万方,投工投劳25.36万个工日。完成投资654.36万元,其中:中央生态修复专项资金90.00万元,小流域治理资金76.0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53.36万元,县级各部门投入资金235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加速了工程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3.1生态效益

1、林草覆盖度由修复前的41.05%提高到现在的87.02%;2、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土壤侵蚀量减少,流失程度减轻。通过径流小区观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土壤年侵蚀量由实施前的16.40万吨减少至实施后的4.59万吨,减少11.81万吨;侵蚀模数由实施前的1204吨/年.km2减少至实施后的332吨/年.km2。

3.2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封禁治理、退耕还林、补植补造、节柴改灶、建沼气池等修复措施,通过森林蓄积量增加、种植经济果木林果品增加、节柴节能产生经济效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的标准和方法,采用2003年我县综合平均物价和项目区调查分析资料计算,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产生经济效益2038.98万元。

3.3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加速了森林植被的恢复,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修复区年保水量增加3092.05万吨,减少了地表径流,起到了蓄水调洪作用,减轻了下游洪涝灾害和干旱威胁。年保土量增加11.81万吨,减轻了下游、坝塘、河道、沟渠、农田的泥沙淤积,保护了水利设施,保护了农田。

3.4监测成果

姚安县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中与西南林学院开展科技合作,经过对生态修工程实施8年的监测及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监测及科研成果:

3.4.1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动物种群数量增加

工程区生态功能最脆弱的陡坡耕地、疏幼林面积显著减少,水土保持林、经济果木林、人工封育保护等新的生态系统类型面积明显增加;动物种群数量增加,出现了以前很少见到的高原兔(Lepus oiostlus)、长耳号(Asiootus)、松雀鹰(Accipiter uirgatus)、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草游蛇(Amphiesma stolata)、雉鸡(Phasianas colchicus)、白鹭(Egretta garzetta)、白头鹎(Pycnontus sinensi)、山雀(Parus major)等动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uililw/4685.html


上一篇:浅析我国山区寻找地下水的简易方法
下一篇:高级水利工程职称论文范文: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