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生态文明论文影响生态伦理思想的生态文明(3)

发布时间:2018-11-14   |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3确立实现人与自然平等发展的文明观念

中国古代“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西方自卡迪尔以后的主体性思维一直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近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之关系,他们认为,人作为实践的主体,自然作为实践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体,人类可以对自然任其攫取和征服。但是,事实上,他们却忽视了自然作为一种与人类平等的生物,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物质,他也会对人们的不宜行为进行有力的回击。《道德经》中第五十二章写道:“无遗身殃,是谓袭常。”这句话恰恰是在告诫我们:不要强调自我中心主义,不要强调自我的主观意志,我们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人与万物平等的文明观念。而在人与自然关系愈加紧张和恶化的今天,人们更应该树立一种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最高价值取向,树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生共荣的平等观念,同时,这一取向和观念的确立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3.4建立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价值理念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的需要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了满足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开始不断地向自然界进行肆意的索取和开采,而这种无止境的行为也使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关系日趋恶化。追求价格昂贵的奢侈品,追求过分的精神享受等行为活动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形势。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曰:“常德乃足”;在第三十三章:“知足知富”等“知足”与“知止”的人生哲理告诫我们:人生只有拥有常德,才能真正体会到“知足”“常足”的快乐。而如今的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越来越体会不到消费所给我们带来的快感也正是因为我们丧失了“常德”,我们被金钱、被虚荣、被奢靡所迷失了双眼,迷失了自我。与此同时,这种盲目的、过度的、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人类社会对资源的依赖与攫取,最终导致了资源的短缺与破坏,严重地阻碍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建立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价值理念至关重要。

3.5深入贯彻和落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资源的总体现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短缺的现状愈来愈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愈来愈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环境资源所面临的压力可谓是巨大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环境危机不断频发。为此,在新情况、新形势下,我们全党、全国必须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地深入贯彻和落实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态文明社会而不断地努力。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真是一语中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一代代人在肆意地破坏着大自然的平衡,而现如今,大自然已经到了惨不忍睹的危险地步了,我们应该悬崖勒马了。我们应该始终牢记老子发出的警告:“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如果我们一味地去与自然相争,最后胜利的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老子的种种治理名句,无不在告诫着我们人类社会要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哲学道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自然;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离不开自然;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之关系,社会与自然之关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共生共存,密不可分。“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万事万物只有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才是整个宇宙世界本来的面目和最终的归宿。

作者:张旺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论文范文:文化管理论文安全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通过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提高电网、设备的科技含量和理顺管理流程等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管理中,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把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作为工作重心,树立管理“零失误”、行为“零违章”、设备“零缺陷”、安全“零事故”的工作理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enxuelw/15465.html


上一篇:证券论文发表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优化路径
下一篇:文化发展论文市场营销角度下太极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