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文学论文发表网 文学史·文学评论(2)

发布时间:2014-10-10   |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文学的关系,80后青春写作与亚文化的关系,当下中国青年写作的代际与断裂特征,女性的自我表达与意义建构,等等。她写得最多的,是评论青年作家的近况与近作,计有五六十篇之多,论及的作家有李浩、魏微、艾伟、潘向黎、朱文颖、宁肯、邱华栋、盛可以、阿拉旦、蔡晓玲、杨老黑、顾坚、陈纸、王勇英、杨怡芳、赵瑜、补丁、安昌河、王妍丁、李东华、郭明辉、韩寒、郭敬明、颜歌、张悦然、水格、笛安、李傻傻、周嘉宁、步非烟、春树、马小淘、蒋峰、赵剑云等。坦率地说,这里的半数作家我竟然是第一次听说。

  郭艳理智发达,又时时以诗性涵化润泽,这中间自然还有来自小说灵动畅达气质的无形影响,故而文章直取评论对象要义之时,化开了坚硬的理论,直奔性灵诗化一途。即便施以理论,“然皆用才情驱使,不专砌填也”(《随园诗话》),因而才有这样美的笔墨:

  在魏微笔下,所有的人物、场景、情感和思绪都带着过去的伤感,轻轻拨动着一代人不再敏感的心弦。这根如游丝般牵扯着逝去传统与情感的弦,一直紧绷着,直到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叹息又在恍惚的忧伤中漫散为泪水,泪水中一个个满怀愁绪的少女在做旧的老照片中发出微微的光亮,再次惊醒了我们沉睡的少女时代。(《魏微的小说创作:一个时代的早熟者》)

  好久没读过这么美的评论文章了。这还不算什么,当我读到一万多字的长篇评论《锐利真实的痛感体验——评裕固族女作家阿拉旦·淖尔》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文思泉涌、才华横溢。通篇全是这样的评述:

  这种感受来源自宗教的仪式,阿妈对于宗教仪式的坚持,牧羊女对于宗教仪式从形式到精神的体验,白色的嘛呢石、雪白的羊群、血红的晚霞,颂经的牧羊女,洪亮悲切的诵经声,最终通过宗教悲悯情怀的感悟,牧羊女从哲思与生命融合的边界处,开始了对于裕固族游牧文化、游牧性格与游牧史诗的认知、梳理与行吟。一旦有了这种宗教悲天怜人的情怀,阿拉旦散文的意境就廓大起来,超出了女性及其命运。

  读着这样的文章,我相信多数读者和我一样,会由衷发出赞叹的。郭艳的这类评论文章不是篇篇精彩,与高研班作家朝夕相处,难免有应景之作和人情之作。我担忧的是,她不停地写了这么多评论,还有时间做专深研究吗?还能写小说吗?虽说作协非常需要她这样贴近作家、贴近创作的评论家,但我更希望她在小说创作上有更大的发展,而且她已经具备一个小说家应该具有的才华。

  早知道她悄悄地写小说,真正读到她的小说则近在几个月前。去年11月底,我去北京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郭艳带着鲁院高研班的作家们也来到会上。她送我一本当月出版的长篇小说《小霓裳》,读后,觉得封底两位名家的评语当为至评。难得的是,小说的感觉非常好,情思直达,最能见作家个性和文学真功夫的语言明显胜出。我认定,能写出这样句子的小说,如“一个男孩的心被掏空了,剩下对于一朵花的思念”;“平淡的一日三餐,打发了光阴,也打发了感情”;“女人学哲学,不是把哲学学坏就是把自己学坏”;“女人念博士就是一个从葡萄到葡萄干的过程”等等,一准会成为一个好作家。

  随即又把她发表的短篇小说《帝乙归妹》《牌楼·阳光》和中篇小说《绿衣黄里》找来读。我要特别说说《帝乙归妹》,这篇对“帝乙归妹”前文本进行改写的历史小说,把一个和亲联姻以平息战争的历史故事演绎成一个“英雄与美女”的爱情故事和英雄传奇。由此而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据说这场历时十年的战争是为了争夺世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而发动的,二者互文,可以互相阐释。以我这些年参加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练就的眼光来看,《帝乙归妹》是一篇可以入围当年小说排行榜的优秀之作,遗憾的是,包括我在内的评委们都没有发现它。

  没关系,借用一句老话,路还长着呢!郭艳的长处是做什么像什么,无论做什么,她都念兹在兹,心力并上,因而在文学史、文学评论、小说三方面均有不俗的收获。对于郭艳,三者并进绝对不是最佳选择,我主观断言:就她凭读过那么多书,写过那么多锦绣文章,发表过那么多善解世事人心的小说,她若心系一途,必有大成就。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enxuelw/8133.html


上一篇:古代文学论文关于色彩民俗语汇与古代人生礼仪
下一篇:文学评论国家级杂志论田锡与宋初的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