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探析县级建筑质量管理问题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县级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建筑质量管理的因素,找出当前县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县级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有效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级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增强了建筑施工的难度,从而也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县级建筑企业受自身规模的限制,加上工程款被拖欠等问题,使得县级建筑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更加严重。企业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不得不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导致工程质量较差。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县级建筑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县级建筑质量意识欠缺、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率最高的环节,事故的频发引发了人们对县级建筑工程质量的关注。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县级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一、影响建筑质量管理的因素

1.人的因素。主要是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观念,就会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因此,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

2.材料因素。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由于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多、用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另外,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较大,而经费又不足。正因为这样,更加使得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另外县级企业还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建筑工程需用的设备,是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必要条件。配备优质的建筑设施,能够提高施工工作效率,保障工程合理的进度,从而有效避免施工单位为赶进度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等方法,应该根据工程实际,综合工程的技术、工艺、经济等方面进行考虑,保障技术方案合理、工艺先进、经济可行性高等,以便能够增强工程质量。

3.环境因素。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必须充分考虑工程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考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施工环境,如建筑设施、场地状况等,施工当地的社会治安与其他因素;等等。必须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

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分析制约质量问题的环境因素,加强质量控制工作。

二、县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不足之处

1.质量意识严重缺失。在县级建筑市场,业主缺乏质量意识,对建筑质量要求不严,对建筑材料把关不严,造成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较差,墙体不规范,钢筋选型不当,混凝土不合规格,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等影响建筑结构安全的问题,甚至导致建筑变形、裂缝、坍塌等事故。县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没有明确划分职责,出现质量问题时,往往难以分清责任人,建筑纠纷也得不到有效解决。

2.县级建筑市场秩序混乱。县级建筑市场充斥着无资质的施工队,建筑工程招投标中,人情与暗箱操作严重,使无资质的建筑施工队在进行施工时,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安排,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不合标准的建筑材料,难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市场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假冒、劣质建筑材料充斥县级建筑材料市场,混乱人们的视线,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

3.从业人员素质差。县级建筑工程从业人员一般为农民,没有专门培训,素质较差,缺乏专业技术,使得他们在施工中难以遵循操作规范,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多、安全事故多,质量管理难以有效进行。由于缺乏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县级对建筑企业的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建筑质量问题不仅没有事前控制,即使出现建筑质量问题,当事人也无从知道究竟找谁解决问题。

4.缺乏建筑设施与技术的投入。县级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资金问题,一般的建筑设备都采取承租的方式解决,对建筑设施疏于保护,使得建筑设备容易损坏,影响建筑工程进度,从而造成质量问题隐患。县级建筑企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很多技术人员看不懂图纸,不能按照业主的设计进行施工;或者业主的要求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技术人员也盲目照办,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县级建筑企业不了解相关建筑法规,不能依照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建筑质量管理随意性强,导致安全隐患多。

三、县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增强质量意识。县级政府应该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加强对建筑质量的宣传工作,利用当地报纸、电视台对建筑质量进行宣传,引导人们的质量观念,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建筑质量的重要性。对建筑质量问题进行充分曝光,利用媒体的优势,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跟踪调查,使建筑企业能够自觉规范其质量管理行为。明确县级一把手对当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确定县级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678.html


上一篇:探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策略
下一篇:浅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