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只有不断的探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方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才能使安全管理不断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安全施工管理的措施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安全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实现有效的控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主要采取安全法制措施,通过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约束人们的行为:通过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监察,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同时,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对于不遵守劳动纪律、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人,必须进行相应的惩罚:对于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人,要给予奖励。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说,人应该有与其工作岗位有关的职责和权利,并且具备完成职责和行使权利的能力:从管理对象的角度说,人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在满足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条件下受到应有的保护。针对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常分为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群众监督制度。

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主要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通过工程项目和技术改进,可实现本质安全化。由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具有不同的原理和工艺,因此无法采用统一的技术措施。在采用具体的措施时依据的技术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一切危险、有害因素,实现本质安全。

(2)预防原则。对无法完全消除的危险、有害因素,在生产前要采取预防措施。

(3)减弱原则。对无法完全消除的危险、有害因素应采取措施减弱其危害。

(4)隔离原则。对无法消除,也得不到良好预防的情况,应采取隔离措施,把人员与有害因素隔开。

(5)个体防护原则。以机械化、自动化代替手工劳动,避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当中,只有在施工现场依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完善落实各种控制措施和预防,加强安全管理,才能够实现安全施工,并最终给业主交一个优质的安全工程、放心工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764.html


上一篇:关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下一篇:论市政工程企业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