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围海造地工程施工工期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短缺的国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沿海城市的规模发展。纵观世界,沿海国家都注重利用沙滩造地和填海造地,一衣带水的日本等国也在大规模实行围海造地工程。因此,作为沿海城市开发利用海洋、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的围海造地越来越受到我国国土部门的重视。诸如天津和上海等城市在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效应。
【关键词】危害造地;施工;管理;安全
引言:作为当代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前沿地带,东部沿海地区的合理开发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围海造地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方式,是缓解人地矛盾、维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选择之一。纵观我国围海造地的发展历程,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本文从沿海城市围海造地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开展围海造地的意义,提出了围海造地工程施工工期管理的建议,特别是工期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措施。
开展围海造地的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快速的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其工业建设用地的增长与耕地资源的缩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在这种背景下,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缓解沿海区域之间人与自然的矛盾,围海造地便开展起来,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缓解人地矛盾,扩大社会发展空间
我国围海造地面积从2002年的2033h㎡扩展到2009年的17888.09h㎡,逐渐成为我国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面对高密度的人口,通过围海造地,可以缓解沿海城市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增加新的发展机遇。其不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对拉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为沿海地区创造有利的区位条件
沿海地区本身就具有完善的交通体系,这位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基础条件。随着围海造地的开展,之前许多受土地限制的经济建设项目得以拥有载体,并能够顺利的实施,并成为连接企业、农场与居民点的纽带。许多沿海城市利用这一发展思路,结合地理优势与资源优势,扩大经济辐射效应。比如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的兴起,致使经济发展快速的沿海区域形成了经济带。
合理利用海洋空间,优化海岸
围海造地的潮滩处于海陆交错的地带,能够净化各种污染物,成为东部沿海城市排污的主要途径。同时,它将一定范围内的海岸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建设的各类海洋海岸生态旅游点必会对沿海岸线达到美化的效果,成为新的旅游产业点。
二、围海造地工程存在的问题
围海造地工程项目庞大,某些滩涂地域会跨汛期,工程施工线较长,工作面分散,受天气制约较大。除此之外,围海造地本身对环境就存在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沿岸海洋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围海造地对沿海地区的生物链产生威胁,导致生物总类缩减,同时,各类污染物会增加,出现赤潮现象,给沿海养殖业和渔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二是降低了港口航道使用效率,因为围海造地加快了深水航道淤积程度,减小了海水潮差,对港口产生负面影响;三是不利于泄洪,以深圳和珠海等地为例,这些地方的围海造地工程使得湾体变小,阻碍了入海河道的泄洪功能,同时产生部分地区地表水位的渗透,地下水位上升,影响地面房屋建筑物的稳定性。
三、 围海造地工程工期管理中的主要措施
围海造地工程处于沿海边,施工受地下水影响较大,分项工程较多,工期长,施工组织复杂。而围海造地工程施工的工期是施工企业非常重要的施工管理点,工期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围海造地的质量和对社会的效益。为不断提高围海造地的工期质量管理,研究工程施工的工期管理方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围海造地施工工期节点管理
1、为保证汛期到来前工程的竣工,围海造地首先要控制目标,根据指导性施组工期要求,划分各节点工期以及单位工程工期,分析确定重点工程工期,编制实施性施组,确保满足总体工期要求。成立保节点工期管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现场日常施工的协调、管理,安全、进度、质量控制,材料供应,节点工期完成的考核、兑现等工作。全面掌握、协调现场工序和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定期的现场工序节点进度分析会议的制度,使围海造地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采用围海造地工程进度信息化管理,通过工程进度数字化管理,对关键部位进行监控,保持经常性对比分析,评定项目进度状况,尤其是分项目关键工程进度,对下期工作做出安排,建立新的施工计划。根据形象进度拟定出单项进度指标,确保造地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在过程控制中,实行施工进度报告制度,掌控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比对重点工程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3、为减小雨季对工期的不利影响,要采取防范措施,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气象、气候信息的收集,提出现场措施和准备,减少雨、汛停工损失,雨后及时恢复施工。备齐备足防洪物资、排水设备,减少损失,储备施工材料,保证汛期施工连续性。做好施工现场排水措施,防止生产材料、设备和临时设施被淹。危险区施工做好防汛应急措施。加强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维护,保证物资运输,减少雨季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二)竣工工期管理
1、竣工工期对围海造地工程的考核
围海造地工程工期的考核期长短要根据工期的情况来确定,一般以七天为宜,如果考核期过长,不易发现工程出现诸如拖期等问题。另外,为预防天气等客观原因和不可预测的工期损失,为围海造地工期计划的完成必须保留一定的余地。各分项工程工期的明细工期计划,要比各工期段的工期计划目标缩短相应工期段施工时间的10%左右。在每次考核期用工合计上,要算出平均每天施工人数和各工种平均每天施工人数。劳动队施工人员是否满足围海造地工程工期计划的要求,,这是工期计划达标的关键。每考核期的最后一天,工期管理员要组织本项目部的质检员等对本考核期施工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同时进行围海造地各分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进行检查。
2、竣工工期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师工期管理的最重要环节,为将围海造地工程实施期间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甚至达到零事故,可以从工程监理安全的控制角度来实现。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理保障体系,结合围海造地工程是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竣工工期安全管理制度。
3、制定竣工工期的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
针对围海造地工程施工的高风险特点,监理组织机构应督促施工方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等情况,从计划进度、经济技术条件出发,指导编制工程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针对围海造地工程的主要工作——外海近滩水上作业,督促施工方指定相应的专项方案,该方案必须经技术鉴定审核后方能通过。最后,由于围海造地因受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在工程开工前就必须编制针对于此的应急预案,以防各种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减少不可预测的损失。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围海造地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扩大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充分了解围海造地的正负面效应后,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主动排除不合理的围海工程。同时,在围海造地工程施工的工期管理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抓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不断监督安全生产工作,定能确保围海造地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志华.浅谈围海造地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要点.《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年05期
[2]张骞.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管理工法研究.《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9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