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杂志社地址施工承包商项目风险的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5-01-20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项目所处的环境受市场的约束,决定着施工项目的环境复杂性,而作为项目的主体施工承包商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因素。本文通过承包商在经营、管理和财务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找出发生风险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所能控制的范围内。

  关键词:杂志社地址,施工承包商,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所谓风险指的是损失发生概率大小和损失程度(损益值)得不确定性。【1】在施工活动中,承包商往往抱有侥幸心理,以为风险怎么会落在我头上,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麻痹大意、属于管理,一旦风险发生,作为弱势群体的承包商将手足无措,损失程度一般会超出他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无利润或亏损。经过市场统计,业主和承包商的分先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3.5%和36.9%,两者之间应该属于风险共摊,但是作为现阶段买方市场的主体业主,由于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承包商应该积极的预测风险、分析风险和控制风险。

  1施工项目中承包商的风险

  1.1经营风险

  1.1.1业主风险。

  一个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双方之间签订的合同,由于合同条款是在招标人发售招标文件时确定的,因此作为承包商应该对业主的资金水平、信誉等多方面调查。有些业主资金水平低就会导致工程款不能顺利按期结算,导致承包商亏损;再就是虽然业主资金能力很强,但在市场上信誉很差,经常出现坑蒙拐骗、投机倒把的不良行为也会导致承包商的风险出现。

  1.1.2项目风险。

  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着项目本身的风险,因为现在的市场竞争程度加剧,施工企业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争取中标,因此就采用“广撒网多捕鱼”的心态争取中标,对项目本身施工的难易程度、技术复杂程度、项目所处的环境的恶劣程度毫不关心,他们只关注是否能够中标,只要中标就认为能够盈利,因为现阶段的承包商默认了“低价中标索赔盈利”的传统模式,孰不知最后只“低价中标”,而靠索赔盈利变为泡影,最后反而是因为项目本身的恶劣条件导致亏损。

  1.1.3合同风险。

  合同是甲乙双方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款结算、质量验收和纠纷解决的最主要依据。由于合同条款是招标人在发售招标文件时确定的,作为投标商只有接受和不接受两种选择,一般的承包商由于急于承揽工程往往忽略了合同的细节条款,尤其是业主强加给承包商的不平等条款,因此就会带来后期的预付款支付、中间工程款结算、保留金退还等问题的纠纷,甚至在合同中要求垫资的专用条款也是导致承包商违约罚款的一大杀手。

  1.2管理风险

  1.2.1选择项目经理的风险。

  项目经理是授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对项目管理的负责人,项目经理的权限也是在企业的授权下进行的,他本人的业绩状况受他自身的组织能力、社会关系、技术能力和创新协调能力的约束,因此选择适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的项目经理决定着本企业在该项目上的利益。

  1.2.2施工管理的风险。

  目前我国的承发包模式主要是施工总承包模式,也就是施工企业将施工的大部分内容都承接过来,在业主的允许下,针对那些施工技术复杂、专业性强、利润率低的专业工程可以分包,这样既可以把风险转移给专业分包商又可以使专业分包商从中盈利,可谓是双赢的局面,而总包商和分包商在选择劳务分包商时也需要认真筛选,因为劳务分包层面鱼目混杂、参差不齐,而合同要求对劳务分包的施工质量不存在保修期,无疑将施工的风险就推给了承包商,而总包商还要对分包商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作为施工总包商应加强管理,将风险降到最低化,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2】

  1.2.3质量与安全管理风险。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在几乎所有的项目部的在建工程商贴的标语,质量本身的风险影响因素很多,譬如材料质量、施工水平、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项目的质量,质量不能得到保障也会影响企业紧后的发展,甚至会取消资质;而安全同样也是项目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安全首先要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即:企业级、项目级、班组级的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另外还要加强施工环境现场的管理,这些不仅会影响企业本身的利益而且更会为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和损失。

  1.3财务风险

  1.3.1成本风险。

  除了“成本加酬金”合同之外,作为承包商均应不断压缩企业成本来盈利,这样才能实现施工企业的利润目标,在投标阶段的投标价只是为了竞争,时候可以采取优化技术方案或者材料再询价来解决投标阶段靠低价中标的风险问题;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要编制结合本企业的消耗量水平得出适合于本企业、本项目的施工预算,通过之前的预算,考虑现在的施工预算进行指导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结算过程中认真做好工程款结算和变更价确认,争取采用单项索赔的方式挽回非己的责任损失。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8944.html


上一篇:中级职称论文范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下一篇:表论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