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文化教育职称论文简述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2)

发布时间:2014-01-21   |  所属分类: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现在进化镇境内还保存着春秋战国时期的20多处窑址,这是萧山祖先遗留给后人最为闪亮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萧山人最值得自豪和纪念的传统文化内容。馆内主题陈列“瓷器曙光”在2010年度浙江省陈列展览精品评比中荣获最佳内容设计奖。“瓷器曙光”寓意瓷器从这里出现、发展,该陈列为“萧山作为中国瓷器发源地之一”文化品牌的打造做着最好的注解。

  展览使观众能够更系统和深入地了解萧山的历史和特色,也特色鲜明地宣传了萧山。二是展示手段活泼。通过场景复原、动画演示、模拟操作等声光电高科技手段展示展品的内涵,以更加直观浅显的形式提高了观众与展览的互动,围绕展览内容精心组织活动,吸引观众参观的兴趣。

  比如“萧山历史名人”陈列,结合实际,我们分三个层次进行陈列布展:第一层次,如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民族英雄葛云飞、画坛巨匠任伯年等10位最有影响力的名人,以模拟场景的形式安排较大空间进行展示宣传;第二层次采用实物陈列、图片上墙、文字说明等形式展示,第三层次百位名人通过多媒体资料库搜索的方式呈现展示,观众根据需要可以自行查阅。这里展示了萧山先贤们的伟大业绩和崇高品德,也是萧山历史的缩影,透过名人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萧山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体现和宣扬了萧山的人文精神。三是临展选题灵活。博物馆在做精做优固定陈列的基础上,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不定期地举办临时展览,拓宽博物馆的生命力,以更广泛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在展览主题的选择上要充分突显灵活性。地域文化特色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另一地区的显著标志。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面貌已趋于雷同,用地域文化特色展览教育市民,可以增强其文化的个性意识;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张扬城市文化个性,同时地域文化特色是当地独有的文化资源,在当地百姓中有着深厚文化根基,办这样的展览当然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如2012年6月推出的“萧山花边精品展”就是以萧山的花边文化为基点推出的一个展览,展览将经济与文化结合,将物质跟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通过现场挑绣技艺展示与花边实物展览,对萧山花边发展的百年历史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也是对萧山曾经的传统产业的肯定,更是对该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弘扬,勾起了许多人对“挑花挑出三层小洋楼”的那个年代的回忆,实现了服务社会、教育大众的目的。

  三、以文化为魂,开发博物馆创意产品

  创新博物馆体制机制,深入挖掘与博物馆藏品和展览内容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制作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文化产品,拓展和延伸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和服务功能,使博物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是博物馆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博物馆延展教育功能、拓宽服务渠道的重要途径。但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又不同于普通商品,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开发应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改变以往博物馆纪念品的价格高不可攀,普通人不敢问津的局面,充分注重高档化和平民化结合,同时兼顾实用性。

  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发出有地域特色的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产品,以满足活动馈赠、研究欣赏等需求。萧山博物馆研发的越窑青瓷文房用具、茶具等系列产品是采用本地原料,恢复一千七百多年前西晋时期烧造越窑青瓷的生产工艺和唐代越窑“秘色瓷”烧造工艺研制而成。产品在一定区域内有较高的美誉度,受到大众的欢迎,满足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考虑大众需求,开发成本低、价格低的纪念性文化产品,满足普通观众的需求。其次,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要不断开拓多元的销售渠道。除了博物馆礼品部经营这种传统的销售渠道外,还可以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开设网上商店等,借助社会力量扩大宣传范围。

  网店的营销模式,符合时展的趋势,同时也为人们购买相关文化产品提供了便利。再次,应当积极推进馆际合作、与企业合作的文化产品开发模式,围绕“文化”这一核心,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推向更高层面。

  四、以网络为媒,延伸博物馆服务功能

  当今世界是知识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以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广开门路。随着网络及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及受教育的方式。

  数字博物馆也应运而生,数字博物馆最大的优势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出了自身优势,以藏品特点、展览风格和研究成果取胜,在远程教育中,形成了互联网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一次飞跃,达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不出门就可以跨越时空,访问那古老的文明,无论是想一睹跨湖桥八千年的独木舟,还是要领略良渚文化的玉石文明,亦或是泥与火的文明从陶到瓷的发展历程,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会展现在眼前,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均能轻松获取。数字博物馆不受开放时间限制,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时了解到博物馆的最新动态,有利于互相了解,加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shujiaoyulw/7086.html


上一篇:艺术教育职称论文浅谈高中音乐审美能力
下一篇:艺术教育职称论文简述钢琴教学中钢琴构造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