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便宜的期刊之斯特林建筑思想转变过程 

发布时间:2014-12-03   |  所属分类:艺术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国著名建筑师詹姆士·斯特林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直到90年代的一系列作品及建筑思想来源的研究。如英国低造价住宅,莱斯特工程馆,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萨尔福德表演艺术中心。来分析斯特林从业四十年来,创作风格的转变。

  关键词:便宜的期刊,詹姆斯·斯特林,建筑,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0 前 言

  詹姆斯· 斯特林(JamesFrazerStirlin,1926一1992)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长于英格兰北方港市利物浦。斯特林,罗杰斯,福斯特并称为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三大建筑师。20世纪50年代开始执业,因早期设计大量的廉价住宅,真实的表达混凝土等材质的质感而被冠以“粗野主义”;60年代随着莱斯特大学工程馆,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等一些作品而崭露头角;70年代中期斯特林更加关注建筑的历史性,文脉及纪念性的表达,因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这一经典之作而获得1981年的普利策大奖。斯特林执业40多年来正是现代建筑风雨变幻的时期,本文将分析斯特林三次建筑风格的转变。

  1.“粗野主义 ”

  “人们隐约地有一种感觉,这就是那个不知怎地设计出一种放律、反常建筑的大高个儿.他的建筑是一种革命,是蓄意地与众不同的,反应的和抗议性的,给你强烈的美学上的震撼,而这些只能用粗野一词来描绘。”——M.吉罗亚德

  1.1时代背景

  斯特林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执业,当时正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风靡时期,斯特林深受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大师的影响,斯特林当时的毕业设计——新城公共中心和社区中心,追求体量的雕塑感。

  1.2史密森夫妇 “粗野主义”

  当时英国现代主义建筑师史密森夫妇(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对斯特林的影响是直接的,史密森夫妇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作为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十次小组(Team X,CLAM)的主要成员,史密森夫妇在现代建筑运动中曾是二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贡献。史密森夫妇同时期设计的汉斯坦顿高级中学(Hunstanton Secondary Modern School.England,1949—1954),曾引导了新一代建筑师走向了一种新的风格——粗野主义(Brutalism)。自然而裸露的表达混凝土等材料粗糙的质感,建筑的造型追求体量,感雕塑感。

  1.3作品:哈姆工地住宅(1955)

  20世50年代,斯特林从大学毕业不久,刚刚执业时,正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需要大量的住宅项目,现代主义的理念传入英国,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为英国的平民设计了很多廉价的住宅。

  1955年设计的英国萨里哈姆工地住宅,用地面对一栋乔治式住宅的花园,狭长的地形限制了建筑平面的布置,在用地两端均有通向住宅的道路,草地为公用设置。三层联排式住宅东西向布置,户与户间相错布置,这样可以使起居空间伸向室外环境,同时把卧室至于隐藏处。

  建筑采用砖石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粗犷的混领土圈梁,给人印象深刻,砖材之间的灰缝较大,有种粗野的感觉,从混凝土圈梁上肆意伸出的排水构造,有英国当时细腻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然而这并不是粗野的建筑,这是一座比例精细,美妙,严谨,雅致,不冒犯他人的建筑,拥有另一种美学的建筑。

  2.“构成主义”

  “许多现代建筑之所以平庸,部分原因是轻易的采用把各类房间都弄成简单,划一的形式。我们则往往力图达到每个房间都具有理想的独特形状,避免将其扭曲而硬装入一个结构模块的框子或预先构想出来的总体形状中。”——斯特林

  2.1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随着现代建筑在全球迅猛发展,现代建筑的弊端逐渐显现,规矩的柱网,将不同功能的房间硬塞进方形的平面,简洁的形体让世界各地的城市毫无特色可言,1959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宣告解散。

  1959年设计的莱斯特大学工程馆使斯特林被建筑界关注,随后的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等一系列作品的建成表明

  斯特林建筑风格与前期的“粗野主义”,有所转变,红色的砖材,通透的玻璃,细腻的表达,自由而有力的形体,打破现代主义规矩的方盒子体系,具有很强的构成感,深受构成主义影响。

  2.2 “构成主义”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1881~1973年)于本世纪创立的立体主义画派,“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试图在绘画中创造结构的美,随后立体主义在俄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真正获得成功的是立体主义的构成方式被转化成一些具有三度的抽象构成。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的俄国。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代表人物有:康定斯基,马列维奇,特特林等,代表作品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由两个圆筒组成一个金字塔,采用铁和玻璃两种材料筑成,圆筒的部份以各自不同周围和各自不同速度的回转,组成一个螺旋状高塔。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shushejilw/8567.html


上一篇:中级职称发表论文“构想设计”的话语权
下一篇:艺术刊物征稿王羲之书法和汉字书写科学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