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财会职称论文发表简述我国现行财政预算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对策(2)

发布时间:2014-01-24   |  所属分类:财会: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而在披露内容上,预算应具体包括预算管理体制、预算分配政策、预算编制程序等预算管理制度,以及预算收支安排、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等预算管理信息。在此基础上,重点公开政府预算、部门预算、预算执行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等内容。而我国现行的预算报告虽然列举了收入总额、支出总额、主要收入和支出项目和实际完成情况,但没有列出上一年的相关数据,由于缺少财政收支的经济模型作依据预算报告没有之后年度的预测数据,大量的统计数据、报告和分析以内部文件形式出现而没有公开发布,极大削弱了财政信息公开性。

  (四)财政预算编制审议过程的严谨性弱

  发达国家的预算编制体系有着严格的法律约束和时间限制,在审慎原则的指导下预算报告的编制和审议得到了大量的时间和技术支持。虽然我国《预算法》有明文规定,财政年度从1月1日至12月31日,但是对预算的编制、资金的划拨等时间安排缺乏严格的制约,因而我国的预算制定没有充分的时间与资金做严格经济预测,预算报告也就常常建立在粗糙的基础上。这在根本上削弱了预算报告的信息披露价值。而普通纳税人更是很难接触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报告了。传播渠道有限成为纳税人获取财政信息的又一障碍。

  预算体制透明化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财政信息公开理念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首先在理念上应强化“执政为民”的民本位思想,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通过将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建立一个相互制衡的财政体制。关键是要在人大与政府之间、政府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在财政部门内部门之间重新配置预算管理权限。使得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机构相互制衡。

  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内部建立行政控制,即将财政部门转变成真正意义的“核心预算机构”,另一方面由人大从外部对政府预算施加政治控制,增加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话语权,如延长预算审议时间和方式。较可行的方法是每年12月将预算编制草案报送人大常委会,这样到3月份人大会议的时候将有近3个月的审议期,期间可有人大专门的预算监督部门对预算各细节进行审议并与编制部门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同时逐步建设预算编制草案的信息公开论坛网站,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以及政府的公信度。

  (二)建立预算制定程序性规定

  建立预算制定程序性规定主要体现为重视民主机制,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与经费支持,建立连续可靠的经济数据库、引入合理完善的经济模型对既往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对未来经济数据做尽可能准确的预测。预算的编制体系方面也应该做相应调整,全面落实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规范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完善预算编制技术。

  (三)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并增强审计部门的预算纠错能力

  首先完善现有相关预算法规,强调法律效力,建立一套严格执行的预算程序。其次要细化法制建设,避免法律法规制定时的空泛和模糊。最后要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建立有效的惩戒机制,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已经公开的财政信息不失真,而政府部门在严格的法律约束下可以减少权利寻租空间。提高行政效率增加纳税人福利。

  总之,消除政府与纳税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需要政府执政理念的更新和行政制度的创新,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和谐要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要贯彻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公开透明的政府将是必要的保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aihuilw/7100.html


上一篇:财务管理评职论文发表浅论如何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下一篇:财税评职论文发表简述新时期事业单位税收问题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