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师高级职称范文浅谈滨水景观配置(2)
(2)净化水质、固土护岸
滨水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针对城市滨水水系中存在的复杂多样的污染,在设计配置滨水植物群落时,应选择抗污染和对水污染具有净化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目前已知对水污染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的湿生滨水植物有芦苇、香蒲、水葱、灯芯草、菖蒲、慈菇、凤眼莲、水花生、菱、杏菜、金鱼藻等。由于水系对物种迁移扩散的廊道作用,外来湿生水生生物如水葫芦、大米草、一枝黄花等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总之,在城市滨水沿岸地带种植滨水植物会使水质清澈、水体生态稳定,并且能够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因此说滨水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
用植物根系具有较强的穿扎固土能力,在坡面上和消落区(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化区)种植耐水湿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一方面减少地表径流,另一方面防止或减轻水流、波浪对河岸的侵蚀和冲刷,起到固土护坡作用。同时,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提高了土壤持水性,增加了土壤抗侵蚀能力。所以岸边种植滨水植物既能保持水土起到固土护岸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所以通过种植植物来固土护岸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生态护坡形式。
滨水植物是良好的绿肥,又是好的饲草,它们营养丰富,生长很快,水中的氮、磷被它们吸收后转化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在种植滨水植物时,可有目的地挑选一些利用价值较高的滨水植物如绿萍、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
所以在城市滨水沿岸地带有适当的选择不同滨水植物不仅能够美化水体景观还可以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在滨水地带各种滨水植物群落的合理布局和科学培育,帮助构建出滨水景观绿色型的生态水体,不仅美化了环境,更重要的是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景观自然优美、生态功能持续稳定的城市水系和园林水景。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尚志著.《滨水植物与水体造景》.第一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日)河川治理中心编.刘云俊译.《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吴家骅著.叶南译.《景观形态学》.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丁圆编著,滨水景观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0
[6]董冬,何云核,吴根松编著,水生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探索,2007,13(5);59-61
[7]日本土木学会编《滨水景观设计》,孙逸增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8]刘艳红,张显,许宪刚编著,水生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研究-以济南市明水泉域水生植物配置为例,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7.35(20);6078-607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anlilw/9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