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分析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尽管已实行政务公开制度, 但监督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和信息不完全透明是客观事实。在我国, 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和考核, 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在政府工作议程上排不上号,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2 . 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在执法上存在着执法不严或某种程度的谋私问题; 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以罚代管和以罚代法的倾向。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不够, 管理不力。因此, 必须提高各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领导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如何认识? 从管理是科学的这个意义上讲, 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财富;相反,只抓建设,忽视管理,就会浪费投资和资源。由此可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首先应加强城市管理,而且应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贯穿于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全过程。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到城市园林建设的完成, 每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亟待健全。

2 . 4 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普遍不高

由于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迟缓的严峻局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许多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

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不协调。城市在规划建设中, 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 城市园林绿化过分强调草坪,缺乏高大乔木。应提倡建造乔、灌相结合的复层群落。树种选择偏重花色树形,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乱建城市广场。不从广场功能和市民要求出发,在破坏绿色上构建起来人造景观; 过分重视城市绿化的景观效益, 盲目追求覆盖率,忽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开展各项经济活动, 口头上讲生态环境是\" 生存之本, 重中之重\", 可在实施中, 却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暂时利益。由于城市园林绿化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短期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它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认识。城市绿化在人们心目中, 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当洪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真正造成危害的时候,人们才可能想到绿化的重要性。

3 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3 . 1 要科学运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具有目标性、主观性和非程序化等特点。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必须有先进合理的方法。在目前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当中, 德尔菲法和多阶段决策方法是最为常用的两种园林绿化管理方法。

1)德尔菲法是在专家会议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背对背式的专家咨询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专家会议法的许多弊病。比如, 由于崇拜权威而导致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不能得到很好地发表和采纳;还有,出于某些到会专家的自尊心原因, 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建议和意见, 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的专制行为。最近几年, 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中, 许多园林工作者把德尔菲法引入到现实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较好的效果。

2)多阶段决策法。它也叫动态规划方法,是由美国数学家贝尔曼于20 世纪50 年代提出的, 用以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方法。所谓多阶段决策问题是指一个决策问题包含若干个阶段或子过程, 决策者需在每一个阶段做出选择, 以使整个决策过程最优的一类决策问题。多阶段决策法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方法之一,它的应用能够使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得以合理的解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chengshiguihualw/4503.html


上一篇:以青岩古镇整治为例分析公共照明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给水方式的选择